今年以来,石城县全面贯彻落实省市关于数字经济做优做强“一号发展工程”系列工作部署,加快推动数字经济发展,着力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融合发展,不断完善数字经济治理体系。现将我县2024年上半年数字经济发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数字经济主要成效进展
一是数字基础设施进一步夯实。着力完善5G网络布局,积极推进5G通信网络覆盖工程项目建设,根据《石城县5G通信基础设施专项规划》,2024年我县力争新建5G基站130个左右,截至4月,新建5G基站50个;物联网用户持续增长,截至4月底全县物联网用户总数达6.7万余户(移动46360、电信4500、联通16211户),移动物联网用户与当地人口总数的比值提高5.33%,总数达23.67%,双千兆用户占比达提高至31.91%;企业上云覆盖更广,大力开展企业上云用数赋智行动,鼓励企业积极上云上平台,开展“万企上云上平台”专项活动,截至目前新增上云企业57家,总数突破1100家。
二是数字产业化能级提升。上半年新增4家数字经济核心企业,总数达到19家,其中新增工业类企业1家,实现我县工业类核心企业零的突破。随着核心企业数量及质量双提升,截至3月,规上数字经济核心企业营收规模实现扩增达0.779亿元,增长率从去年-13.14%转为22.4%的正增长。用好数字经济政策,加大对数字经济核心企业培育力度,江西著赫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入选省级数字经济财政资金项目考察名单。项目招引步伐加快,今年以来,县领导先后带队赴粤港澳大湾区、海西经济区、长三角经济区等重点区域进行数字经济项目招商,主要考察了上海回力创新中心、苏州爱康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功夫动漫股份有限公司、佰伦斯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杭州星洢科技有限公司、浙江盎唯集团有限公司、广东汇天航空航天科技有限公司等一批重点数字经济企业,目前有希望落地的数字经济重点项目4个(卡特兔鞋服产业园项目(二期)、浙江星洢科技有限公司投资的品牌服饰生产项目、兆丰(福建)新材料有限公司投资定制鞋生产项目、福建铭将智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投资的智能装备生产项目等),总投资3亿元。全县纳入市级数字经济项目7个,总投资6.66亿元,石城县电子商务数字化集聚区入驻企业78家,实现产业规模47.11亿元,集聚度达80%。
三是产业数字化覆盖更广。数字技术应用场景深入推进,第一季度摸排报送数字技术应用场景需求11个,其中3个纳入2024年第一批市级清单;工业数字化转型加快推进,截至5月底,工业互联网平台应用普及率达21.8%,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43.3%,企业工业设备上云率达16.7%,完成5G+工业互联网示范场景4个,组织著赫电子、超华科技2家工业企业申报专精特新企业(数字经济领域);农业数字化率逐步提升,丰山新福兴养鳗场智慧渔场建设项目得到省市立项,主要建设水位、水流、水质传感器及水下掇像头、气象监测系统等,总投资约400万元,预计七月开工,智慧脐橙物联网基地建设持续推进,力争完成省级认定;电子商务发展迅速,围绕石城县特色农产品,我县充分利用淘宝、天猫、抖音、京东等电商平台,积极开展直播活动,网销我县农产品。截至目前,全县电商企业达440余家,各平台店铺数达3326家,截至4月网络零售额4.94亿元,同比增速达39.86%,全市排名第七,网络店铺平均零售额约14.54万元。
四是数字化治理更加高效。“智慧校园”更加普及。“人工智能社团”“机器人训练班”“无人机训练班”等人工智能智慧教室应用场景化常态运用,智慧教育平台使用情况及高质量班班通设备管理使用情况均达100%;政务数据共享稳步推进,截至目前,我县数据共享指标的“资源目录挂载率”、“数据更新及时率”、“政务数据供需对接清单完成率”均达100%,实时数据资源比重达到100%;,智慧政务服务水平逐步提升,“赣政通”注册用户5197个,用户激活率98.54%,高质量待办使用达到日人均两条,高质量应用接入工作稳步推进;“赣服通”石城分厅5.0建设完成已上线运行,完善了本地智能客服知识库304条,上线本地办事服务大厅事项 1600余项。查询办理率达100%,差评整改率达100%。全县政务服务实现了“一网通办”,1000多项政务服务可在“赣服通”上办理,实现了“打开手机、说办就办”的功能;企业创新能力持续提升,上半年共为我县39家企业及个人申报并兑付专利奖励资金100.3万元,为5家企业申报赣州市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奖励资金5万元,新增发明专利15件,共有有效发明专利83件,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为2.96件。
二、存在的问题
上半年,石城县数字经济核心企业首次新增工业类企业1家,实现工业类核心企业零的突破,核心产业营收增速也由负转正,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得到较大提升,但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石城县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产业尚处于起步阶段,数字产业体量小、基础薄弱;在电子信息等数字化产业链上配套不足,招引数字化企业入驻吸引力不强;县内企业数字技术应用程度整体偏低,企业数字化改造积极性不足,缺乏具有较大规模、掌握核心技术、能够带动产业发展的行业龙头企业等。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高起点谋划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布局。围绕数字经济发展核心布局一批电子信息类产业,弥补我县数字经济核心产业“硬伤”。主要依托石城县硅石资源储量全省第二位优势,着力发展以硅为原材料的半导体行业,扩展硅石产业链,将产业链延伸至粤港澳大湾区;同时以硅原材料优势吸引电子信息类企业投资落户石城,形成良好循环,促进我县数字经济快速发展布好局。
(二)高标准加大产业赋能聚集。围绕我县鞋服“智”造,加快打造区域性或行业性工业互联网平台,积极组织佰盈体育柔性生产制造、厂区智能物流等4个示范场景申报5G+工业互联网示范场景;持续推进智慧脐橙物联网基地建设;组织高田生态科技有限公司、百莉园科技等申报省市数字经济重点企业;遴选著赫电子智能工厂数字技术应用场景、新旭晖鞋业发展有限公司年产100万双运动鞋技改项目数字化技术应用场景申报省市优秀应用场景,力争实现省优秀应用场景零的突破。
(三)高水平助力电商、数字乡村协同发展。持续巩固我县电商产业发展优势,协同推进数字乡村建设。主要依托电商服务中心,以“一平台两基地”,助推鞋服产品网络营销,赋能鞋服首位产业发展新动能,同时充分挖掘已入驻30余家优质电商企业潜力,助力我县电商产业全面发展;以电子商务应用为先导,利用大数据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物联网、人工智能在农业生产经营管理中的运用,加快普及社交电商、直播电商等新兴业态,深入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和农产品出村进城。
(四)高质量加大数字企业招商引资力度。以我县现有的10余家电子类企业(江西著赫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江西省明瑞达电子有限公司等)所构成的产业为基础,调查摸清我县发展电子信息产业壁垒,并针对性制定“招企延链、补链、强链”计划,引进合适的电子企业,不断完善壮大本土电子信息产业,推动电子信息产业纵向成链、横向成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