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畲古村 通天胜境

来源: 访问量: 发布日期: 2024-09-30 16:37:01
仰视苍穹的马头墙,古色古香的木雕门窗,遮天蔽日的参天古木……近日,走进地处石城县琴江镇大畲村,一派古村落的宁静祥和景象。
大畲村曾名竹子洞、彭家村,元初尹世高从宁都固村迁此,以“良田白米”的美好愿望,改名大畲。从古村门楼走过,“大畲古村 通天胜境”八个大字似在招手欢迎我们的到来,映入眼帘的是集科研、休闲、观光于一体的百亩荷花观光园,整体造型设计为一朵盛开的荷花,栽种了小舞妃、东荷八号、仙女散花、青毛节、玉蝶等200余种不同品种的荷花,百亩莲田延绵不断,美丽的荷花竞相开放,“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美景让人仿佛进入了莲的世界、花的海洋。
穿过百亩莲田,气势恢宏的南庐屋展现眼前。据了解,南庐屋又名黄家屋,为清代乾隆癸卯年(公元1783年)北关义士黄声远出资建造,是典型的客家围屋,五进厅堂,两层结构,占地1.5万多平方米。门楣上镌刻的是由清代书法家吴仁题写的“南庐”二字,取自“结庐在人境”“悠然见南山”,寓意是“位于县城东南的茅草房子”,仅仅2字就展现出屋主谦逊的美德。据历史记载,黄声远依靠万担霉豆发家。有一年,他收购了大量的大豆,由于连续雨水,导致大豆发霉。正在一筹莫展之际,虔州一带瘟疫流行,急需发霉的大豆做药。虔州商贩听到黄声远有这种大豆,就用高价收走,这笔交易使他赚到了几十万两银子。此后,他的生意日益红火,积下巨额财富。黄声远一生致力经商,由于他乐善好施,成为远近闻名的善人。
因讲究“满则溢”,南庐屋最后做了半间,构成了九十九间半房屋的壮观,历经240余年风雨仍巍然屹立。这栋民居间间相通、廊廊相连,设计精妙、雕刻精美,是石城县保存完好的客家古建筑之一。屋前挖有一口半月形水塘,水面宽阔,水平如镜,屋后的山峦、石笋倒映其中,好似一幅天然的水墨画。院内屹立着五棵自房屋修造时便种下的柏树,古木虬枝,绿意尚浓。
南庐屋的身后,便是国家4A级景区通天寨。因寨上主岩外如两指相箝,内若两掌半合,仰视苍穹通天而得名,素有“石怪、洞幽、泉美、茶香、佛盛”之美誉,自然景观与人文古迹交相辉映。通天寨是典型的丹霞地貌,远远望去,那红色的岩层,犹如一片片朝霞,蔚为奇观。
近年来,大畲村还引进了社会资本,新建大畲花囿温泉酒店、花乐园等,与荷花园、通天寨等融为一体,形成集休闲旅游、研学实践、科普教育等于一体的乡村旅游综合体,先后被评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中国乡村旅游创客示范基地、5A级乡村旅游点,成为旅游石城的网红打卡点。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文章关键词: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