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山镇位于石城县西南部,政府驻地距县城17公里,东连珠坑乡,南与横江镇、龙岗乡、大由乡相接,西邻宁都县固村镇,北靠琴江镇。全镇辖12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207个村小组,国土面积119.58平方公里,其中耕地20474亩,山地142308亩,水域1786亩。人口约1.2万户3.8万人,素有“文化之乡”、“书画之乡”、“水果之乡”的美誉,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是石城“请客不收礼”新风起源地。
商贸“重”镇。交通区位优势明显,旧时期屏山一带是水路运输和“走汀州”往来的要津,新时期石城南大门,泉南高速石城南高速口在屏山,206国道、356国道纵横经过,屏由公路贯穿全镇,北部长江村有县级物流园区屏山创业园,占地1500亩,累计落户企业20余家,全县第一个税收过千万的企业万年青水泥厂和第一个税收过亿的企业汇通铜业均在屏山创业园内,已经成为全县名副其实的城郊重镇、物流重镇。
产业“强”镇。屏山气候、土壤条件得天独厚,翻秋花生扬名省内外,香、甜、脆、爽,备受消费者青睐,有水果之乡的美誉。新时代屏山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全镇高标准农田整理1.2万亩,全县之最,推动水稻、白莲、烟叶等产业规模化机械化发展,境内建有全县规模最大(2000余亩)高标准大棚蔬菜基地;富硒蔬菜获得省市双认证,富硒“翻秋花生”认证通过初步评审,富硒品牌效应持续扩大,今年新增3个富硒品牌认证、6个有机农产品认证,全县富硒产业大镇、蔬菜产业强镇更加名副其实。
文旅“名”镇。自古以来屏山群众崇文尚武,有文化之乡、书画之乡美誉,文学创作、音乐、书法美术、舞蹈及灯彩等成就突出,涌现了如陈逸荪(中华文诗记词学会会员)、曾小春(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等文学人士,陈逸荪、赖振疆、赖德廉、赖俐华等在国内有一定影响力的书画人才。《迎灯接福》《赠别》《花灯仙子》等群众歌曲广为流传。辖区内有红石寨、洋滩寨、神仙寨等一大批丹霞地貌极具开发潜力,有众多保存完好的古宗祠和风格各异的古建民居,有红石寨战斗旧址、红三军团司令部旧址等多处红色遗迹,文化旅游资源丰富。屏山镇坚持以文旅深度融合为抓手,推动“红、古、绿”三色资源交相辉映,“红色游、文化游、乡村游”三大板块互促共融,吸引大批人员前来屏山交流、打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