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对县十九届人大五次会议第39号
建议的答复
廖志斌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三合一”作坊安全生产培训力度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三合一”作坊存在的主要问题
“三合一”作坊实际就是“九小”场所中的小生产加工企业的一种特殊场所,其主要安全风险为消防安全风险,包括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环境的不安全因素及安全管理缺陷,具体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三合一”作坊建筑硬件基础较差。“三合一”作坊主要是利用自建房从业经营,自建房大都为“通天楼”,生活区与经营区没有物理隔断,导致不能独立疏散,极易发生“小火亡人”火灾事故;
(二)有的“三合一”作坊消防设施配备不齐全。有的经营主体在安全投入方面认识不高,出于节约成本,灭火器、应急照明灯、疏散指示标志以及智能烟感报警器等消防设施配备不足,一旦发生火灾,不能提前预警以及第一时间灭火和疏散逃生;
(三)从业人员安全意识相对薄弱。从业人员多为附近居民,年龄偏大,文化素养相对较低,安全常识掌握不够,甚至不会操作消防设施,存在侥幸心理和“习惯性”违规行为,风险隐患防控、火灾扑救和疏散逃生能力不足。
二、主要工作措施及成效
(一)强化组织领导。县十九届人民政府第25次常务会专题研究,高位推动十部门联合制定了《全县“九小”场所消防安全综合治理行动方案》(石消〔2024〕1号),明确了整治对象、整治重点、工作措施和职责分工。并将城区“九小”场所消防安全管理纳入“五城”同创内容,实行属地+网格共同治理模式。
(二)抓牢责任落实。一是压实行业部门监管责任。按照“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的要求,明确各行业监管部门职责,全面开展“九小”场所消防安全综合排查治理行动。二是压实生产经营单位主体责任。各行业部门和属地单位通过对“九小”场所经营主体进行面对面式的宣传和警示约谈,张贴《关于加强“九小”场所消防安全管理的通告》,组织集中观看《警示教育片》和消防安全知识,开展消防安全服务指导等活动,全面压实生产经营单位主体责任。三是压实属地+网格单位日常监管责任。全覆盖张贴消防安全生产责任牌,全面落实属地、网格单位安全生产责任,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负责的工作格局。同时采取“三个一批”(整改合格一批、搬迁入园一批、关停整顿一批)措施,开展城区“九小”场所专项整治活动,截至目前,对36家“三合一”场所进行了消防隐患整改验收、5家“三合一”场所搬迁入园、关停劝离27家“三合一”场所。
(三)实行分类施策。聚焦“九小”场所特点,落实物防、技防措施,推行“三合一”场所“4+1”(物理隔断、打通逃生通道、安装独立烟感和简易喷淋、配备灭火器以及开展一次全员培训)等针对性防控措施。截至目前,对“九小”场所入户宣传5000余户,累计安装智能烟感报警器2697个,灭火器材实操实训3300余人,指导开展消防疏散演练50余场次,有效提升了“九小”场所全员消防安全意识和逃生自救能力。
(四)推进综合治理。一是抓实电动自行车消防安全专项整治。紧盯电动自行车违规停放充电等重大风险,截至目前,清理违规充电电线600余处,强制搬离电动自行车400余辆,同时,逐步推动公共电动自行车充电桩安装,已建有公共电动车充电桩233个,充电位3200余个。二是持续推进“拆牌、破网、清通道”专项行动。紧盯违规设置防盗窗(网)、生命通道占堵等重大风险,通过县领导挂帅、网格包干、日调度等有力措施,累计拆除堵塞逃生通道的防盗窗、广告牌约35282平方米,打通消防通道648个,发放宣传单3万余份,下发责令停业整改通知书4份,临时查封5家,公开曝光10余家存在消防安全隐患的场所。三是扎实开展电气焊作业安全专项整治。紧盯违规动火动焊等重大风险,按照《赣州市电气焊作业安全管理实施细则(试行)》(赣市安办〔2024〕8号)的要求,落实属地对零星类电气焊作业的报备管理和现场安全管理工作;加强电气焊从业人员安全教育培训,对电气焊从业人员进行全面摸排,组织未持证人员参加培训考证,确保持证上岗,目前已组织两期电气焊作业人员参加培训,参训人员160余人;出台有奖举报机制,发动群众,形成全民抓的良好态势;强化监督执法,截至目前,对违规电气焊行为行政处罚10起,有力震慑了违法行为。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全面落实各级安全责任。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和“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的要求,层层压实党委政府、行业部门、基层网格、社会单位的安全生产责任;抓实抓严企业主体责任落实;充分发挥基层干部队伍力量,进一步加强安全监督管理,形成群防群治的良好局面,做到“九小”场所安全底数清、情况明。
(二)强化安全宣传教育培训。一是利用线上+线下等多渠道积极开展消防安全宣传工作,采取“敲门行动”和利用乡镇专职消防队(站)消防车等实用方式开展消防安全宣传;二是将安全生产知识纳入领导干部培训内容,提升领导干部统筹安全和发展的能力;三是对“三合一”场所负责人开展安全生产知识培训,提升其安全生产管理能力;四是对从业人员手把手开展灭火器和消火栓实操培训,提升其安全生产技能;五是对重点场所、不放心场所和行业开展“六熟悉”灭火演练和消防疏散演练,提升从业人员灭火和逃生能力;六是组织集中观看《警示教育片》,提升从业人员安全意识。
(三)推进消防隐患综合治理。一是紧盯重大隐患、重要时段以及不放心、不托底的“九小”场所,持续推动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工作;二是加大联合执法力度,采取挂牌督办、曝光隐患、行政处罚等措施,整改提升一批、整合关停一批、震慑警示一批;三是持续推进“九小”场所消防设施、物理隔断、智能烟感、智能用电等物防、技防措施的落实。四是督促各乡镇和相关部门利用“九小”场所消防安全治理小程序每月排查整治“九小”场所消防安全隐患,增强“九小”场所抵御防范火灾事故的能力,不断提升安全治理质效。
(四)强化火灾事故延伸调查。充分用好火灾延伸调查这一有效手段,严格实施火灾事故“一案三查”(查原因、查责任、查教训)和问责警示“三个一”(组织开展一次火灾事故调查、一次现场警示教育、一次消防基本技能实操实训)措施,通过强化火灾事故追责来压实各级消防安全责任。
附:办理情况征询意见表
石城县应急管理局
2024年5月24日
承办单位及电话:石城县应急管理局 5721878 邮政编码:3427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