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县政府各部门信息公开目录>县统计局>统计信息公开>统计数据

2024年石城县城镇居民收支情况简析

访问量:


2024年,全县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聚焦“走在前、勇争先、善作为”目标要求,围绕省委打造“三大高地”、实施“五大战略”,市委“三大战略、八大行动”工作部署,扎实推进“两地三区”建设,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成效。据调查数据显示:2024年石城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5766元,同比增长4.7%, 城镇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9318元,同比增长5.3%。

一、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稳步增长

收入来源看,工资性收入仍是城镇居民收入的主体,占可支配收入比重为55.8%,转移净收入为重要支撑,达19.3%。各项收入情况如下:

1.工资性收入持续增长。2024年,石城县城镇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为19445元,较上年增加1275元,同比增长6.8%。工资性收入是居民增收最重要支撑,就业状况、经济发展水平、劳动力市场供求、政策法规、教育技能、地区行业差异、企业效益等影响,趋于稳定增长态势。

2.经营净收入快速增长。2024石城县城镇居民人均经营净收入5778元,较上年增加613元,同比增长11.9%。县委、县政府积极落实家电以旧换新补贴政策,出台稳增长、促消费举措,元旦、春节、五一、国庆等假期文体旅游、餐饮娱乐、购物、烟花爆竹等消费快速恢复,进一步刺激了经济增长。同时,积极推动企业享受税收优惠、补贴等政策红利,降低经营成本,经营净收入快速增长。

3.财产净收入增速下降。2024年,石城县城镇居民人均财产净收入3148元,较上年减少961元,同比下降21.1%。财产净收入受居民投资收益减少、房地产市场调控、利率下行以及经济增速放缓等因素的共同影响。一是房价增速放缓,租金收益减少;二是存款和理财收益降低;三是居民更倾向于保守投资,高收益机会减少。

4.转移净收入稳定增长。石城县城镇居民转移性收入主要为养老金、社会补助、政策性补贴和外出从业人员寄带回收入。2024年城镇居民转移为6895元,较上年增加545元,同比增长8.6%。主要是石城县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持续释放民生红利,城乡低保、特困供养、抚恤补助等社会保障标准不断提高。同时,居民养老金持续增长、发放政府惠民消费券等举措,也有力带动居民转移净收入稳步增长。

二、消费结构“六升两降”

2024年,石城县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9318元,比上年增加978元,增长5.3%。八大类消费支出“六升两降”趋势,人均分别消费6470元、932元、5185元、697元、1627元、2124元、1807元、476元。其中食品烟酒、居住、交通通信、教育文化娱乐、医疗保健、其他用品和服务类消费分别增长5.8%、4.7%、7.0%、11.9%、37.5%、13.5%,衣着、生活用品及服务消费回落8.5%、36.7%。可支配收入的增加带动了消费需求的增长,城镇居民生活质量整体上升,消费结构进一步改善。

1.品烟酒消费占比基本持平2024年石城县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3.5%,同比增加0.16个百分点。城镇居民人均食品消费总的特点是:消费结构日趋合理,粮食、蔬菜、肉禽蛋等传统食物已成为生活必需品,其需求量不会随着收入和价格产生太大的变化。

2.医疗保健、教育文化娱乐类消费较快增长主要是:一是老龄化社会加剧了对医疗服务和保健产品的需求。二是居民健康意识提升,更加注重健康管理和疾病预防,推动了医疗保健消费的增长。三是居民从满足基本生活需求转向追求更高品质的生活,教育文化娱乐消费成为提升生活质量的重要部分。四是对个性化、多元化服务的需求增加,如兴趣培训、旅游、文化体验等。

3.衣着、生活用品和服务消费回落2024年,石城县城镇居民衣着、生活用品和服务类消费人均居住支出分别下降8.5、36.7个百分点。一是居民消费可能从传统实物消费(如衣着、生活用品)转向服务类消费(如教育、医疗、旅游等);二是相关商品供应过剩或需求饱和,导致消费增长乏力。三是线上购物可能降低了衣着和生活用品的单价或总支出。

三、需要关注的问题

一是工资性收入增长动力不足。房价下跌,房地产开发投资、商品房销售面积均下降,影响建筑行业开工。收入增长依赖性大,城镇居民工资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超过70%,政策依赖性大,且随着整体经济增速放缓,就业和工资性收入持续增长受到影响。

二是财产净收入有所下降。受房屋租赁价格下降及居民投资意愿下降等因素影响,租房市场需求缺乏,闲置房屋较难通过出租的方式增加收入。居民财产性收入主要集中在储蓄与房产,投资途径相对有限,限制了财产性收入在居民增收方面的潜力。

三是转移净收入受政策制约性较强。当前转移净收入仍然是拉动居民收入增长的强劲动力,城镇居民转移净收入主要依赖于离退休金和外出务工寄回带回所得。政策效应已基本释放,各项惠民政策的补贴标准、补贴范围趋于稳定,短期内惠民政策难有大幅度提升,转移性收入增长将会受到制约。

四是城镇居民消费观念的转变。2024年,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不稳定因素增加,人们逐渐意识到储蓄的重要性,逐步转变了提前消费的观念,趋向于控制消费、增加储蓄。

四、进一步增加城乡居民收入的几点建议

石城县城镇居民收入状况总体稳中有升,但与周边县市的差距依然明显。为有效改变这一现状,提出以下建议:

1.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提升服务质量实施新一轮营商环境对标提升专项行动全面落实“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深化便民服务码应用,不断增强企业群众办事便利度。强化法治保障,完善监管执法程序,提升涉企司法审判质效,防止和纠正利用行政、刑事手段干预经济纠纷。用好小微企业融资协调、政企常态化沟通交流等机制,深入开展重点领域不当干预市场行为问题整治,持续擦亮“实诚办”营商品牌。

2.拓宽增收渠道,促进财产积累。进一步拓宽居民就业渠道,通过各种现代化信息渠道发布有效的劳动力市场的供求信息、政府补贴政策和培训宣传信息,引导本地重点企业、重点园区、重大项目吸纳促进农村转移劳动力充分就业,有效促进居民有效增产增收。          

3.稳定就业创业,优化产业结构。持续推进稳岗扩就业。一是促进重点群体就业,全面落实就业优先政策,多渠道推进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农民工等重点群体稳定就业,做好困难人员就业帮扶。二是加强金融服务。积极落实创业担保贷款就业创业补贴等稳就业政策,为自主创业者提供更多融资渠道和平台,探索创业者与政府部门、金融机构、社会资本等互利共赢的融资模式。三是加强就业指导与帮扶。通过大型招聘、直播带岗、网上签约等多种方式,拓宽就业渠道;加大对制造业、建筑业等劳动密集型行业用工需要的监测,分批次开展重点行业专项招聘会。

4.释放消费潜能,扩大消费需求。深入实施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采用消费券补贴、组团式营销等方式,引导企业和商家举办系列集中展销活动,持续促进汽车、家电、家装等大宗消费。加快推进县域物流配送体系建设,提升县乡村三级物流配送能力,推动物流资源整合,实现商品统仓共配,有效降低流通成本。加快多元化消费场景建设,完善商业体系,丰富客家风情商业步行街、家家乐购物商圈产品业态,积极发展消费新模式,持续激发消费新需求。

相关文章:
统计信息公开 统计信息公开

2024年石城县城镇居民收支情况简析

2025-02-24


2024年,全县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聚焦“走在前、勇争先、善作为”目标要求,围绕省委打造“三大高地”、实施“五大战略”,市委“三大战略、八大行动”工作部署,扎实推进“两地三区”建设,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成效。据调查数据显示:2024年石城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5766元,同比增长4.7%, 城镇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9318元,同比增长5.3%。

一、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稳步增长

收入来源看,工资性收入仍是城镇居民收入的主体,占可支配收入比重为55.8%,转移净收入为重要支撑,达19.3%。各项收入情况如下:

1.工资性收入持续增长。2024年,石城县城镇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为19445元,较上年增加1275元,同比增长6.8%。工资性收入是居民增收最重要支撑,就业状况、经济发展水平、劳动力市场供求、政策法规、教育技能、地区行业差异、企业效益等影响,趋于稳定增长态势。

2.经营净收入快速增长。2024石城县城镇居民人均经营净收入5778元,较上年增加613元,同比增长11.9%。县委、县政府积极落实家电以旧换新补贴政策,出台稳增长、促消费举措,元旦、春节、五一、国庆等假期文体旅游、餐饮娱乐、购物、烟花爆竹等消费快速恢复,进一步刺激了经济增长。同时,积极推动企业享受税收优惠、补贴等政策红利,降低经营成本,经营净收入快速增长。

3.财产净收入增速下降。2024年,石城县城镇居民人均财产净收入3148元,较上年减少961元,同比下降21.1%。财产净收入受居民投资收益减少、房地产市场调控、利率下行以及经济增速放缓等因素的共同影响。一是房价增速放缓,租金收益减少;二是存款和理财收益降低;三是居民更倾向于保守投资,高收益机会减少。

4.转移净收入稳定增长。石城县城镇居民转移性收入主要为养老金、社会补助、政策性补贴和外出从业人员寄带回收入。2024年城镇居民转移为6895元,较上年增加545元,同比增长8.6%。主要是石城县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持续释放民生红利,城乡低保、特困供养、抚恤补助等社会保障标准不断提高。同时,居民养老金持续增长、发放政府惠民消费券等举措,也有力带动居民转移净收入稳步增长。

二、消费结构“六升两降”

2024年,石城县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9318元,比上年增加978元,增长5.3%。八大类消费支出“六升两降”趋势,人均分别消费6470元、932元、5185元、697元、1627元、2124元、1807元、476元。其中食品烟酒、居住、交通通信、教育文化娱乐、医疗保健、其他用品和服务类消费分别增长5.8%、4.7%、7.0%、11.9%、37.5%、13.5%,衣着、生活用品及服务消费回落8.5%、36.7%。可支配收入的增加带动了消费需求的增长,城镇居民生活质量整体上升,消费结构进一步改善。

1.品烟酒消费占比基本持平2024年石城县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3.5%,同比增加0.16个百分点。城镇居民人均食品消费总的特点是:消费结构日趋合理,粮食、蔬菜、肉禽蛋等传统食物已成为生活必需品,其需求量不会随着收入和价格产生太大的变化。

2.医疗保健、教育文化娱乐类消费较快增长主要是:一是老龄化社会加剧了对医疗服务和保健产品的需求。二是居民健康意识提升,更加注重健康管理和疾病预防,推动了医疗保健消费的增长。三是居民从满足基本生活需求转向追求更高品质的生活,教育文化娱乐消费成为提升生活质量的重要部分。四是对个性化、多元化服务的需求增加,如兴趣培训、旅游、文化体验等。

3.衣着、生活用品和服务消费回落2024年,石城县城镇居民衣着、生活用品和服务类消费人均居住支出分别下降8.5、36.7个百分点。一是居民消费可能从传统实物消费(如衣着、生活用品)转向服务类消费(如教育、医疗、旅游等);二是相关商品供应过剩或需求饱和,导致消费增长乏力。三是线上购物可能降低了衣着和生活用品的单价或总支出。

三、需要关注的问题

一是工资性收入增长动力不足。房价下跌,房地产开发投资、商品房销售面积均下降,影响建筑行业开工。收入增长依赖性大,城镇居民工资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超过70%,政策依赖性大,且随着整体经济增速放缓,就业和工资性收入持续增长受到影响。

二是财产净收入有所下降。受房屋租赁价格下降及居民投资意愿下降等因素影响,租房市场需求缺乏,闲置房屋较难通过出租的方式增加收入。居民财产性收入主要集中在储蓄与房产,投资途径相对有限,限制了财产性收入在居民增收方面的潜力。

三是转移净收入受政策制约性较强。当前转移净收入仍然是拉动居民收入增长的强劲动力,城镇居民转移净收入主要依赖于离退休金和外出务工寄回带回所得。政策效应已基本释放,各项惠民政策的补贴标准、补贴范围趋于稳定,短期内惠民政策难有大幅度提升,转移性收入增长将会受到制约。

四是城镇居民消费观念的转变。2024年,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不稳定因素增加,人们逐渐意识到储蓄的重要性,逐步转变了提前消费的观念,趋向于控制消费、增加储蓄。

四、进一步增加城乡居民收入的几点建议

石城县城镇居民收入状况总体稳中有升,但与周边县市的差距依然明显。为有效改变这一现状,提出以下建议:

1.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提升服务质量实施新一轮营商环境对标提升专项行动全面落实“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深化便民服务码应用,不断增强企业群众办事便利度。强化法治保障,完善监管执法程序,提升涉企司法审判质效,防止和纠正利用行政、刑事手段干预经济纠纷。用好小微企业融资协调、政企常态化沟通交流等机制,深入开展重点领域不当干预市场行为问题整治,持续擦亮“实诚办”营商品牌。

2.拓宽增收渠道,促进财产积累。进一步拓宽居民就业渠道,通过各种现代化信息渠道发布有效的劳动力市场的供求信息、政府补贴政策和培训宣传信息,引导本地重点企业、重点园区、重大项目吸纳促进农村转移劳动力充分就业,有效促进居民有效增产增收。          

3.稳定就业创业,优化产业结构。持续推进稳岗扩就业。一是促进重点群体就业,全面落实就业优先政策,多渠道推进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农民工等重点群体稳定就业,做好困难人员就业帮扶。二是加强金融服务。积极落实创业担保贷款就业创业补贴等稳就业政策,为自主创业者提供更多融资渠道和平台,探索创业者与政府部门、金融机构、社会资本等互利共赢的融资模式。三是加强就业指导与帮扶。通过大型招聘、直播带岗、网上签约等多种方式,拓宽就业渠道;加大对制造业、建筑业等劳动密集型行业用工需要的监测,分批次开展重点行业专项招聘会。

4.释放消费潜能,扩大消费需求。深入实施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采用消费券补贴、组团式营销等方式,引导企业和商家举办系列集中展销活动,持续促进汽车、家电、家装等大宗消费。加快推进县域物流配送体系建设,提升县乡村三级物流配送能力,推动物流资源整合,实现商品统仓共配,有效降低流通成本。加快多元化消费场景建设,完善商业体系,丰富客家风情商业步行街、家家乐购物商圈产品业态,积极发展消费新模式,持续激发消费新需求。

石城县人民政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