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制改革工作亮点纷呈。一是省级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提升试点工作深入推进。按照完善管网解决一批“无水可用”设施、调整工艺盘活一批“水土不服”设施、以用促治优化一批可资源化利用设施、保障运维提升一批不稳定设施的治理新思路,统筹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协调各部门,优先安排项目资金用于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及配套设施建设,解决小松镇小松村、瑶上村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无水可用”的问题、丰山乡福村原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水土不服”的问题,争取中央资金4500万元,协调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126.08万元用于污水处理设施及配套管网建设。二是生态损害赔偿制度改革深入推进。2024年办理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案件19件,磋商金额28.6万元,创建生态环境损害赔偿修复示范基地1个。三是石城经验做法大力推广。11月19日《中国环境报》攻坚版刊发《石城助力农村环境提“颜”增“质”》一文报道石城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经验做法。11月26日《中国环境报》头版头条刊发《“江西水塔”变成“绿宝盆”》一文深入报道了江西省石城县依托青山绿水好生态探索高质量绿色发展之路两山转化做法。四是积极探索乡镇GEP核算工作。依托赣江源“两山”实践创新科技小院技术团队,在赣江源头赣江源镇开展乡镇级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核算工作,经核算,赣江源镇生态系统生产总值约为40.27亿元,为赣州市首个开展GEP核算的乡镇。五是推动美丽示范创建工作。积极推动“美丽细胞”建设,石城县屏山镇长溪村获评江西省“美丽村庄”。
(二)监管能力有力提升。执法能力建设方面。争取110万元用于县级执法装备标准化配置,争取18万元用于应急能力提升建设,2024年6月28日,联合县应急管理局、县消防救援大队、县卫健委等单位开展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事故联合应急演练。监测能力建设方面。争取260万元完成实验室提升改造,增配了实验室设备和相关试剂耗材,圆满完成了资质扩项任务,技术服务站CMA资质由18项增加到81项。执法大练兵再创佳绩。石城大队在2024年全市生态环境执法大练兵技能比武中,我局综合成绩排名第二名,承办的私设暗管排放生猪养殖污水案在赣州市生态环境系统首届“十佳优秀案例”评选活动中荣获二等奖。
(三)群众幸福指数大幅提升。空气质量稳中有进。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1-11月,PM2.5浓度14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7.65%,稳控在国家一级标准,空气优良率99.4%。水环境质量稳步提升。完成国控、省控断面“一单一图一方案”,建立健全国控宁都龙下渡断面汛期污染强度超标应急排查整治机制。1-11月,全县考核断面水质综合指数为2.6316,水质综合指数同比变好18.10%,总磷浓度0.0517mg/L,同比降低20.43%。土壤污染源头防控有力。加强土壤污染源头防控,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100%,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得到有效保障。创新乡镇、企业帮扶制度。建立了局领导挂点乡镇、股室联系企业制度,做好助企发展“服务员”,帮扶企业高效化解发展难题,推动乡镇环保工作落地见效。为群众办实事成效明显。聚焦群众需求,从群众身边的环境问题入手,排查“水、气、土”等与群众息息相关的要素,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3件,办理民生实事13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