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法定主动公开内容>重点领域信息公开>改革攻坚>污染防治(环境保护)>环境污染防治

石城县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工作总结

访问量:

近年来,我县围绕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牢牢把握“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战略导向,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战略定位,突出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系统谋划、综合施策、集中攻坚,推进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工作取得一定成效。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总体情况

(一)强化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制。一是建立协调推进机制。成立县推动长江经济带建设领导小组,由县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县政府分管领导为副组长,各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统筹解决推进长江经济带发展工作中的重大事项和重要问题。建立部门联席调度,加强推动长江经济带工作的协调推进,组织开展政策实施效果评估,确保及时完成国家试点各项任务二是完善责任追究机制。建立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制度制定生态环境保护主体职责清单,对乡镇开展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极推进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案件办理,截至目前,已受理执行了8起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案件,审结涉生态环境资源类刑事案件13件。组织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江保护法》5次,有效提升干部职工长江保护法律意识。

(二)坚持问题导向,聚力推进突出环境问题整改中央、省环保督察及“回头看”反馈问题整改有序推进。2021年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转办的11件信访件,已完成整改10件,整改完成率达90.9%,大由林场问题待2022年春季树种种植后可完成整改。全力抓好“绿盾行动”问题整改,共拆赣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生猪养殖场3户、水产养殖场2家、水电站5座、违法违规建筑1座,整改销号率100%。加强自然保护地日常监管,清理整治违规建筑等违法行为。完成34座二类坝电站的隐患清查整治验收工作,完成2座三类坝电站的除险加固工作,10座电站认定为安全生产初级达标单位、1座电站认定为安全生产三级达标单位,申报创建绿色小水电1座。严格落实《江西省长江经济带“负面清单”实施细则》,提高准入门槛,严格禁止负面清单中所涉项目建设,以长江大保护倒逼我县经济高质量发展强化乡镇集中式水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工作根据《石城县污染防治攻坚战县级以下地表水和地下型饮用水源地环境保护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完成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规范化建设7个,建成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自动监测站3座。

着眼污染防治,聚力推进生态系统保护修复一是完成智慧湿地系统开发并与省平台成功对接,修复屏山河东湿地公园4.3公顷,打造城北滨江段湿地科普长廊400余米;排查湿地公园范围内违建物8处进行整改。大力实施森林质量提升工程,今年以来,完成人工造林15928.7完成低质低效林改造29994.1亩,完成森林抚育73200亩,全部签订停伐管护协议。持续推动林地“天窗”、裸露地绿化。继续加强全县79.6209万亩生态公益林、41.7668万亩天然林保护管理森林覆盖率保持在75.9%以上;湿地保护率达82.16%,超出省平均保护率20多个百分点。二是全面推进矿山环境问题大排查大整治行动,开展矿山环境问题整治,截至目前,发现问题64项,已完成整改64项。21座废弃矿山已纳入我县废弃矿山治理3年行动范围内,并完成全县废弃矿山治理方案编制及11座废弃矿山的治理施工设计编制全面落实绿色矿山建设要求,不断推进矿山生产管理绿色可持续发展,对已建成绿色矿山开展复核,确保绿色矿山建设达标。4个新设矿山中已有3个完成绿色矿山建设方案编制,并按照方案开展建设,另外一个矿山因暂无开采计划,按照规定可以暂缓开展绿色矿山建设。督促矿山企业投入资金120余万元,推进矿山生态修复治理工程,完成矿山治理面积10.23公顷;有序整治“三区两线”等环境敏感地带不合规露天开采小型矿山。三是全面提升城乡环境质量,加快推进秀美乡村样板工程全域化、全化开展第三方农村生活垃圾专项治理,农村生活垃圾专项治理全面实现城乡一体化,并通过国家验收。累计改建城乡公厕265座,改造户厕3945座,农村户厕改造卫生厕所率达到100%。城乡垃圾一体化、污泥无害化处理项目建设加快推进,实现了“村收集、 镇转运 、县处理”,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城乡颜值持续提升,成功创建国家卫生县城、全省美丽宜居示范县。四是开展水污染治理。持续推进水环境治理专项行动,打造“河长制”升级版,扎实推进“清河行动”,深入开展“清四乱”、河湖水库水环境、饮用水源地保护等专项整治2021年办理涉水类刑事案件6起,检察院下发水生态环境类检察建议书7件全县主要饮用水源地、县城出境断面、流域内水功能区及乡镇跨界水质均稳定在三类以上,达标率100%。城乡污水处理一体化、县城饮用水取水口上移工程、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等项目加快推进;完成城区生活污水处理厂一级A提标改造,城镇生活污水收集处理率达94.5%;建成85个污水处理设施及配套污水管网投入运行或试运行,覆盖率达68%,受益农村人口超60%。五是积极开展土壤污染治理。选择安全利用类耕地1283开展安全利用治理,成功实现安全利用。严格落实畜禽养殖“三区”规划,坚持开展日常巡查工作,畜禽养殖污染得到有效治理,全县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达85%以上,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配套率达95%;大力推广施用有机肥做好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工作巩固提升测土配方施肥实施范围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率91%,化肥利用率42%。

(四)筑牢绿色底色,聚力打造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主战场一是积极推动与三峡集团合作。长江生态环保集团赣州分公司相关人员至我县赣江源头琴江河流域(睦富至坝口段及城区支流)综合治理项目现场进行考察,并与相关部门进行座谈,初步洽谈合作事宜。二是绿色工业平台基础不断夯实。稳步推进4000亩鞋服产业园平台建设鞋类产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工业设计中心、人力资源服务中心、鞋材市场等公共服务平台完成建设并投入运营,园区承载能力不断增强;突出品牌运动鞋服首位产业首位招商,开展精准招商,围绕打造“百亿鞋服产业制造基地”目标,不断拓宽招商渠道。三是绿色农业产业链不断延伸做大生态特色农业,巩固传统产业的同时大力发展大棚蔬菜、油茶、脐橙、薏仁、翻秋花生等特色产业。积极开展“两品一标”申报工作。目前全县共有品一标”、富硒农产品30个,其中有机产品17个,绿色食品4个,富硒农产9全国绿色食品原料(白莲)标准化生产基地1个,获评江西省省级绿色有机农产品示范县,拥有“石城白莲”注册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四是绿色旅游全面开花。按照“精致县城、秀美乡村、特色景区、集群产业”全域旅游发展思路,成功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深入挖掘红色文化,注重温泉旅游品牌开发,获评“中国温泉之城”,启动石城温泉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创建工作,天沐温泉国际旅游度假区(二期)、钢琴教育建设项目、花海温泉(二期)建设项目、研学基地建设项目、旅游文化小品建设项目等多个重大项目有序推进4个A级景区申报工作有序开展,赣江源景区顺利通过国家4A级旅游景区景观质量评审,以旅游产业为县域经济支柱产业的形势凸显。成功入选江西省第一批支持开展省级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示范基地创建名单;今年截止到11月,全县累计接待旅游人次900.79万,旅游总收入为61.9276亿元,同比2019年分别增长42.13%、69.39%。

二、存在问题及下步打算

总的来说,我县在推进长江经济带建设过程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依然存在。石城经济基础差、发展底子薄,欠发达、后发展的局面尚未根本改变,产业发展相对滞后。流域的系统性保护不足。森林质量仍然不高,农业面源污染仍然存在等针对这些困难和问题,我们将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

(一)狠抓长江经济带大保护严格按照省市要求整改生态环境突出问题,确保底前取得阶段性成果积极开展饮用水水源地保护行动,实施“千吨万人”以上农村饮用水源保护区划定,开展饮用水源专项整治行动加强饮用水安全保障大力开展自然保护区(专项整治,严肃查处侵占和破坏自然保护地生态环境等违法违规行为。开展赣江支流琴江岸线综合整治行动,推进小水电清理,严厉打击非法采砂等违法行为,打造“最美琴江岸线”

)扎实开展生态保护修复行动持续推进琴江河流域山水林田湖草修复治理项目建设,做好山水林田湖生态系统的整体保护、系统修复和综合治理统筹推进文章。加快建设湿地保护修复工程。全面落实林长制,大力推动森林质量提升工程建设深入开展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工程,推进绿色矿山建设长效推动生物多样性保护,全面贯彻落实十年禁伐”,加强生物资源保护严厉打击乱捕滥猎野生动物现象,进一步改善珍稀候鸟栖息地环境,筑牢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加强渔政执法严厉打击“电鱼”等涉渔犯罪行为,开展小流域鱼类资源增殖放流,积极推进全县中小河流禁渔休渔。

深入推动生态产品价值转换行动。大力发展绿色制造产业,积极创建国家、省级绿色工业园区、绿色工厂实施传统产业循环化、绿色化、清洁化改造加快淘汰过剩落后产能加速发展现代农业,继续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做强油茶、竹类、森林药材与苗木花卉、森林景观利用等林下经济产业。全面发展现代服务业,巩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成果积极推动“康养+旅游”融合发展,探索推进“生态+”大健康产业发展。

稳步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行动进一步提升城乡风貌。持续推进乡村“厕所革命”,推进城乡人居环境综合整治,促进乡村移风易俗,实现农村居民素质显著提升。深入推行垃圾分类制度加快推进城乡垃圾一体化处理。完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重点加快乡镇(街道)空气、水环境质量监测站点建设加大对工业废气、工地扬尘、机动车尾气、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餐饮油烟等重点行业和领域的空气治理力度,确保城区PM2.5浓度2021年的基础上(平均浓度18微克/立方米)稳定达标并持续改善,继续排名省市前列

有序推进污染防治提升行动一是开展农业面源污染防治,严格落实畜禽养殖“三区”规划,积极开展畜禽养殖污染、农药化肥污染等专项治理行动确保畜禽养殖污染得到有效治理。大力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推进农药化肥用量零增长行动。加大有机肥、生物农药补贴和稻渔综合种养模式推广力度,开展低毒生物农药和绿色防控补贴试点。二是开展工业污染防治综合加快处置“散乱污”企业,严把环保准入关。加强重点企业污染源头管控,全面完成严重污染水环境的重点企业排查、治理。加强项目引进落户审核把关,摸排治理有排污问题的企业。三是开展水污染治理进一步完善河湖长制组织、责任和制度体系,实现保护与治理措施项目化、清单化、长效化。加强水资源环境监管实施重点排污单位监测全覆盖工程,建立入河排污口台账,加强入河排污口监控能力建设。持续加强城乡生活污水治理结合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和修复、废弃矿山修复、生态复绿等,协同推进水土流失综合治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