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法定主动公开内容>决策公开>规划计划>专项规划

石城县“十四五”综合交通运输规划

访问量:

石城县十四五综合交通运输规划

2021年——2025年)

石城县交通运输局

厦门中平公路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制 人 员 名 单

项目负责人:

胡献文   注册咨询工程师、高级工程师

编制人员:

胡献文   高级工程师、注册咨询工程师

陈小江   高级工程师、注册咨询工程师

杨大林   高 级 工 程 师

        石城县交通运输局

胡崇武   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林尚昭   注册岩土工程师、高级工程师

张静利   高级工程师、注册造价工程师


  

第一章  概述

1.1规划背景

1.2规划范围和期限

1.3规划依据

1.4规划思路

第二章  “十三五”综合交通运输发展概况

2.1石城县区域地理位置

2.2“十三五”期间交通运输发展评价

2.3“十三五”期间取得成就

2.4存在主要矛盾和问题

第三章  “十四五”时期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3.1发展机遇

3.2面临挑战

第四章  “十四五”时期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

目标

4.1指导思想

4.2基本原则

4.3发展形式和要求

4.4发展思路和目标

4.5存在的困难和意见建议

第五章  “十四五”时期主要任务

5.1加强交通运输主通道建设

5.2完善区域内交通网络

5.3提供便捷优质公共交通

5.4提升物流业发展

5.5健全公路养护机制

5.6提高公路安全保障

5.7加强交通运输管理

第六章  重点项目

6.1铁路建设

6.2机场建设

6.3公路建设

6.4公路客货运站场

6.5物流园区

6.6城市公共交通设施

第七章  保障措施

7.1加强组织领导,保障规划顺利实施

7.2加强制度建设,夯实行业法制基础

7.3拓宽融资渠道,争取国家更多资金支持

7.4统筹协调,保障用地

7.5加强与周边相邻县的协调,保障规划线路衔接

7.6完善路网等级结构及路网规模,提升路网服务功能和水平

7.7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提高行业管理效能

7.8强化队伍建设,提升队伍整体素质

附表、附图

附表一:石城县“十四五”期公路建设规划表

附表二:石城县“十四五”规划公路改造重点项目

附表三:石城县“十四五”规划危桥改造重点项目

附表四:石城县“十四五”美丽生态文明农村路创建计划表

附图一:石城县交通图


第一章  概述

1.1规划背景

2019730日,十四五综合交通运输发展规划(简称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启动视频会在交通运输部召开,标志着规划编制工作全面启动。副部长戴东昌出席会议并指出,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交通运输工作的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按照中央关于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的部署要求,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深化研究、科学谋划,增强责任感、使命感,扎实做好十四五规划及各行业规划、专项规划编制工作,努力为全面建设交通强国开好局、起好步,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当好先行。

 “十三五以来,交通运输各领域发展取得阶段性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要确保全面完成十三五规划目标任务,为十四五规划的编制及其实施奠定良好基础。会议强调,十四五综合交通运输发展规划是进入新时代、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五年规划,是全面推进交通强国建设的第一个五年规划,是推动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的五年规划,是贯彻落实中央完善规划体系、加强规划衔接要求的五年规划。要充分认识做好十四五综合交通运输发展规划的重大意义。

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目标导向与问题导向相统一、立足国内与放眼全球相统筹、全面规划与突出重点相协调、战略引领与操作实施相结合的规划原则,科学系统谋划综合交通运输未来五年发展规划。

要全面总结十三五期综合交通运输发展经验,认真梳理存在的问题,科学研判国际国内形势变化趋势,深入研究十四五发展重点,研究提出一批重大政策、重大工程项目和重大改革举措。一要完善基础设施网络,提高综合交通运输网络效率。二要提升运输服务品质,推进出行服务便捷快速。三要深化交通运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物流降本增效。四要突出科技创新,提供发展新动能。五要坚持生态优先,持续推进绿色发展。六要坚持安全第一,提高安全发展水平。七要坚持深化改革,提升行业治理水平。八要坚持扩大高水平开放,推进互联互通。九要加强投融资政策研究,防范化解债务风险。会议强调,要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加强部门协同,形成工作合力;加强调查研究,创新规划方法;聚焦三个重大,突出规划重点;紧扣时间节点,有序推进工作。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是加快建设交通强国的紧要之年,是建设全国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先行示范区的开局之年。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西和赣州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市委五届八次全会部署,紧紧围绕建设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和省域副中心城市目标,以全国革命老区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先行示范区建设试点为契机,进一步解放思想,内外兼修,北上南下,加快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攻坚战,着力提高交通运输行业治理水平,全力推动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重点抓好以下8个方面工作:一是奋力开启交通强国建设赣州新篇章。要高水准编制规划、补短板扬优势、统筹一体推进。二是强力推进“三大攻坚战行动、三大提升工程”。要建立机制、压实责任、用好用足政策、强化考核。三是加快推进行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法治建设要再加强、行业改革要再深化、安全生产水平要再提升、公路治超要再巩固。四是全力打好交通基础设施攻坚战。项目建设必须全面提速、项目管理必须从严从实、项目前期必须快马加鞭、资金瓶颈必须有效缓解。五是加快推进行业服务转型升级。加快运输结构调整、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着力提升交通出行服务品质。六是统筹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高质量发展。紧盯目标建好、加大力度管好、用心用情护好、多措并举运营好。七是大力发展智慧绿色交通。推进赣州市智慧交通数据中心暨展示平台建设、打造“全省一流”安全智能监管平台、全面提升项目建设管理科技水平、全力打好交通运输领域污染防治攻坚战。八是全面加强新时代党的建设。坚持以政治建设为统领、强化党风廉政建设、加强作风建设、持续抓好行业文明建设。

十四五规划,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持续推进乡村振兴的关键时期,也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机遇期。组织开展好十四五规划的研究和编制工作,意义重大。石城县作为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总体较为落后,近年来,石城县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虽然取得了较大进展,落后状况得到较大改善,但总体水平与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期待还存在较大差距。十四五规划期间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既是进一步改善石城县经济社会发展条件、满足经济快速发展需要的迫切要求,也是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协调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创建“四好农村路国家示范县的迫切需要,更是有效扩大投资、拉动经济跨越发展的现实选择。为使石城县更好对接周边重要的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加快“四好农村路国家示范县创建步伐,在《赣州市“十四五”综合运输体系发展规划》的基础上,立足石城县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实际,组织相关人员并委托编制《石城县十四五综合交通运输规划》。

1.2规划范围和期限

规划范围:石城县域范围。

规划基准年为2020年,特征年为2025年。

1.3规划依据

1、《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2、《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

3、《赣闽粤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规划》;

4、《罗霄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2011-2020年)》;

5、《罗霄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交通建设扶贫规划》;

6、《国家公路网规划(2013-2030年)》;

7、《中共江西省委关于制定全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8、《江西省高速公路网规划(2013-2030年)》;

9、《江西省省道网规划(2013-2030年)》;

10、《江西省县乡道路网规划(2014-2030年)》;

11、《江西省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

12、《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江西境内公路水路交通运输发展规划》;

13、《江西省铁路网发展规划》;

14、《江西省物流业发展规划》;

15《江西省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

16、《中共赣州市委关于制定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17、《赣州市“十四五”综合运输体系发展规划》;

18、《石城县委关于制定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19、《石城县城市总体规划(2013-2030年)》;

20、《石城县城市综合交通专项规划(2017-2030)》

21、《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交通建设扶贫规划纲要(20112020年)》;

22、《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

23、与编制本规划有关的其他政策、文件及规划。

1.4规划思路

20191118日,中共交通运输部党组召开会议,研究“十四五”综合交通运输规划基本思路,研究路网监测与应急处置中心编制调整事宜。会议指出,“十四五”时期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期,是我国由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向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迈进的关键时期,也是加快建设交通强国的第一个五年期。编制“十四五”综合交通运输发展规划,面临新时代、新阶段,新矛盾、新问题,新机遇、新挑战,新目标、新任务等一系列新情况,具有新的时代特征和继往开来的里程碑意义,是指导“十四五”期综合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要深入学习领会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全面把握精神要义,狠抓贯彻落实,推动全会部署的涉及交通运输各项任务落地见效。要按照全会精神,围绕建设“人民满意、保障有力、世界前列”的交通强国总目标,系统谋划、丰富完善“十四五”综合交通运输规划的基本思路,加快推进《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20212050年)》和《“十四五”综合交通运输发展规划》编制工作,将《交通强国建设纲要》明确的任务具体化、项目化。

“十四五”规划编制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推进高质量发展,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深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开放,切实贯彻《交通强国建设纲要》部署要求,在目标、任务等方面突出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要深化政策研究,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抓住主要矛盾和重大问题,特别是要做好重大工程、重大政策、重大改革举措以及指标体系的专题研究,优先支持交通强国建设试点项目。要坚持统筹协调,加强与发展改革委等部门以及国家局、地方交通运输部门、交通企业之间的协调对接,充分发挥科研机构和专家学者的作用,注重规划质量,切实增强规划的方向性、指导性、约束力和牵引力。

路网中心要落实主体责任,确保机构编制向重点工作倾斜,配多配强工作力量,严格把关人员招录,加快提升路网公共服务能力和水平。部内有关司局要积极指导支持,及时解决突出困难问题,实现机构编制调整和日常工作“两不误、两促进”,为完成取消高速公路省界收费站工作提供支撑。

本规划在衔接《国家公路网规划(2013-2030年)》、《江西省省道网规划(2013-2030年)》、《江西省县乡道路网规划(2014-2030年)》以及《赣州市“十四五”综合运输体系发展规划》的基础上,立足于石城县交通系统的发展现状,立足以一纵一横的两条高速公路和“十字型”国道为主骨架,以“8”字型县道主干线及四通八达的乡村道为支线的交通路网布局现状,全面总结石城县“十三五”期间“四好农村路”创建取得的成效和经验;分析新时代农村公路发展面临的新形势和新要求;针对新形势下如何解决农村公路建设投融资、建设用地、技术人才等系列影响综合交通事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问题提出对策与方案;提出石城县“十四五”农村公路的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


第二章  “十三五”综合交通运输发展概况

2.1石城县区域地理位置

石城县位于江西省东南部,赣州的东北部,东邻福建宁化,南抵福建长汀县及本省的瑞金市,西毗宁都,北靠广昌;地处东径116°0546〞至116°3803〞,北纬25°5747〞至26°3613〞之间“环山多石,耸峙如城” 而得名。全县总面积1581.53平方公里,辖6镇5乡,总人口33.3万人,素有“三地”“五乡”(即:客家民系重要发祥地、千里赣江发源地、中央红军长征重要出发地和中国白莲之乡、中国烟叶之乡、中国灯彩之乡、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中国温泉之乡)之美誉。自古以来,石城都是江西进入闽西粤东必经之地,素有“闽粤通衢”之称。南北经长71.8公里,东西纬宽53.7公里,全县总面积1581.53平方公里。其中山地面积2111347亩,约占总面积的89%,耕地面积192646亩,约占总面积的8%,水面面积57794亩,约占总面积的3%,此外,道路、城镇、村落、厂矿237230亩,约占总面积的10%。人谓八山半水一分田,半分道路和庄园,是个典型的东南丘陵低山地区。全县2019年末总户数为95818户,全县总人口为335113人,全县生产总值为80.07亿,全县财政总收入为10.03亿。

2.2“十三五”期间交通运输发展评价

石城县一贯以来高度重视农村公路建设,将其列为重要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德政工程,将该项工作纳入县委、县政府对各乡镇和各部门的年度绩效考核体系,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亲自调度。在财力非常紧张的情况下,仍将县道升级改造和危桥改造项目由县财政予以兜底保障,2016年以来,由县财政落实缺口资金约2亿余元。全县所有乡镇及主要景区全部通达三级及以上标准公路,库内危桥全部得以改造,全面完成25户以上自然村通水泥(油)路和组组通水泥(油)路目标。农村公交化改造大力推进,农村交通运输条件大大改善,为我县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提供了坚实的交通支撑。

2.2.1路网建设

截止2019年底,全县公路通车里程达1718.6公里,全县6个镇、5乡以及131个行政村通水泥(油路比重达100%,村民小组和25户以上自然村全部通水泥(油)路。其中:

1、高速公路

截止2019年底,石城县境内高速公路里程为26.53公里,专用道路(高速公路连接线)里程0.738公里。

2、国省干线公路

截止2019年底,石城县国道路网里程数达78.907公里。

3、农村公路

截止2019年底,石城县农村公路路网里程数为1612.426公里,其中:县道305.662公里、乡道284.171公里、村组道1022.593公里。

4、公路养护

截止2019年底,县、乡(镇)养公路列养率达到100%,村养公路列养率达到95%;全县精品路98.4公里,文明样板路45.2公里。创建美丽生态文明农村路36公里。

2.2.2公路客货运

1、客货运网络

截止2019年底,全县共有53条客运班线,6条公交班线,全县131个行政村中,通客车的村130个,占99.24%;全社会完成货物周转量    43021万吨,完成旅客周转量15254万人。

2、客货运站场建设

截止2019年底,全县共有客运企业6家,客运站场3个,客运车辆91辆,公交车23辆,出租车23辆,公路沿线候车亭61个。

2.2.3物流业建设

截止2019年底,石城县共有物流企业42家,货物营运车辆402辆。

2.2.4其他产业

截止2019年底,石城县共有汽车维修企业131户,汽车美容业洗车29户,机动车驾驶员培训学校4所。

2.3“十三五”期间取得成就

1、农村公路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十三五”期间,开工建设县道升级改造项目83.6公里,计划总投资约4.2亿元,已完成62.4公里,剩余木兰至坝口与沔坊至黄坊公路计21.2公里将于年底前全面完工。完成乡道升级改造项目35.45公里,完成村道窄路面改造项目49.4公里,完成村组公路333.13公里,实现25户以上自然村和村民小组100%通水泥路。完成危桥改造52座,我县库内危桥改造率达100%。完成生命安全防护工程建设338.8公里,剩余3.1公里预计在2020年底前完工,公路安全防护能力大大提升。

2“十三五”期间道路运输蓬勃发展。坚持客货并举方针,全面加快道路运输事业发展。县内131个行政村通班车率达到100%。投入公交车23辆(含新能源公交车10辆),开通公交线路6条;引导客运企业购进新能源纯电动公交车34辆,对全县11个乡(镇)进行了农村客运公交化改造,群众出行更为便利、舒适、环保,连续多年实现道路运输安全平稳。总投资6.5亿元占地282亩的旅游商贸物流中心汽贸市场已经形成,20余家商家已入驻营业;新建农村物流站点65个;与邮政商务部门合作,开展农村双向物流服务;新增货运企业10余家,新增AA级物流企业2家,培养现代物流师10余人。工业园区物流项目即将建成,企业物流成本将有效降低。对全县所有客运车辆加装了4G实时视频监控,全面推进重型载货汽车、重型半挂牵引车GPS安装工作,实行动态监控,道路运输安全平稳。

“十三五”期间,我县交通运输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但对标对表“四好农村路”建设要求,差距仍然较大。一是农村公路技术等级整体偏低。目前,道达三级及以上公路等级里程为148.733公里,占县道总里程(305.662公里)的48.7%;我县乡道达双车道改造里程为35.45公里,占乡道总里程(284.171公里)的12.5%;我县40个行政村有一条5米宽硬化路面的优先通达路线。二是农村公路技术状况较差。大部分农村公路建设年份较久,已超过使用年限,且因当时上级补助标准偏低,缺口资金过大,导致建设标准偏低,路面偏窄,目前路面破损较严重。三是旅游服务配套设施不完善。具有旅游公路功能的公路沿线均没有配套建设旅游停车场、驿站、观景台等设施,制约了旅游发展。四是物流产业因基础差、底子薄,发展仍处于起步发展阶段,存在物流企业规模小、货源支撑不足、物流专业人才匮乏等问题,制约物流产业进一步发展壮大。五是受客源急剧下降,运营成本特别是人本上涨较快等因素影响,客运企业经营困难。

3、经济断头路逐步建设连通成网。石城县以国道206线、356线为主骨架、以县城为中心的上、下游8字形的公路网已经形成,随着农村公路线路不断延伸,形成了多条加密路线,各种省际、县际、乡际、村际断头路陆续接通,路网布局更趋合理。公路土地面积密度每百平方公里108.67公里,人口密度52.08公里/万人,耕地面积密度0.134公里/公顷,综合密度3.293公里/万人·平方公里。总体上石城县公路属现阶段县域网络中等水平。

4、行业监管水平更加有力。道路运输管理措施全面加强。客运管理方面,对全县所有客运车辆加装了4G实时视频监控,实行动态监控,道路运输安全平稳。货运管理方面,全面推进重型载货汽车、重型半挂牵引车GPS安装工作。驾培管理方面,继续推行“计时培训、计时收费、先培训后付费”的驾驶培训服务新模式,新增金盾驾校和金盾考试中心,解决了要去外地考取C1驾照的问题。维修管理方面。全面推进二类维修企业汽车维修电子健康档案系统建设工作。道路运输执法监督更加有力。

5、交通科技人才数量不断得到补充。目前,全县交通专业人才计有副高级3人,工程师8人,助理工程师17人,技术员6人,交通职工教育发展、职工文化素质不到提升。

2.4存在主要矛盾和问题

石城县目前铁路尚未开通,没有民用航空,虽然近年对国道和部分县乡道进行了升级改造,县域交通运输条件得到一定改善,但总体水平仍处于落后状态,不能适应石城县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影响着全域旅游的推进。

1、铁路交通主动脉未打通

随着石城县矿产资源的不断开发,工业园区的不断扩大,产品流通量的大增,而兴泉铁路尚在建,南丰至瑞金城际铁路尚在规划中,公路运输压力较大。

2、路网布局不合理

县域内有一纵一横两条高速公路和“十”字型国道两条。境内高速公路里程26.53公里,国道总里程78.9公里,但省道里程为0公里,国道、省道和农村公路比例为1:0:20.44,比例严重失调,路网布局不合理。

3、农村公路路网服务水平仍偏低

一是农村公路技术等级整体偏低。目前,县道三级及以上公路143.671公里,占县道总里程的47%;乡村道等级公路875.6公里,占乡村道总里程的81.1%,乡道双车道里程只有24.2公里,占总里程的8.5%。二是农村公路技术状况较差。大部分农村公路建设年份较久,已超过使用年限,且因当时上级补助标准偏低,缺口资金过大,导致建设标准偏低,路面偏窄,目前路面破损严重。三是偏远地区群众出行条件较差。有些25户以下自然村公路尚未通水泥路,群众出行难。四是旅游服务设施缺失。具有旅游公路功能的公路均没有配套建设旅游停车场、驿站、观景台等设施,制约了旅游发展。

5、农村公路安全保障还有待加强

近年来,通过大力实施农村公路生命安全防护工程,县乡道行车安全基本得到保障,但村道安防工程仍非常欠缺。

6、农村公路养护工程资金缺口较大

由于大部分农村公路修建年代较久,加之上级补助标准偏低,导致建设标准不高,目前,大量出现路面破损等病害。养护大中修费用较大,仅靠省级养护工程费补助远远无法满足。

7、农村公路路政管理还不到位

因农村公路涉及点多、面广、线长,路政管理难度大,相关的农村公路路政管理法律法规制度尚不健全,路政管理人员培训不够,部门配合不够,导致破坏路产、侵占路权现象频发。

8、物流业发展滞后

一是基础设施较薄弱。屏山创业园与古樟工业园衔接水平低,缺乏与生产企业相配套的物流中心;现有商贸物流中心场地的限制、功能的不完善、信息的集成差、已无法满足快速增长的县域经济需求。冷链设施严重不足,制约了现代绿色生态农业的发展。二是物流产业发展没有总体规划。县中心城区42家物流企业和数百辆货车零散分布,导致交通堵塞严重,工业、商贸、物流资源没有有效的整合。同时,没有冷链物流设施,使得大部分农副产品销售范围局限于季节性和本地区。由于缺乏统一规划,物流基础设施不能满足快速发展的工业和城镇化发展的需求,全县物流节点设施布局没有统一,市场定位和功能划分不够明确合理,节点设施相互之间也缺乏协调和合作,容易造成资源浪费和市场无序竞争。三是物流信息化和标准化水平低。没有一个功能齐全、信息资源丰富、为工商企业、物流企业、公众、政府提供全方位一体化服务的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县域物流系统标准化水平低,难以与国内及周边一流企业接轨,难以形成集化的物流网络体系。物流企业信息化意识和能力不强,企业之间缺乏统一电子数据、信息交流,导致商务协同难以实现。空车配载高、运输效率低,有车无货、有货无车的现象时有发生,直接影响了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四是物流需求未激发。工业企业“大而全、小而全”的观念和商贸企业“肥水不流外人田”的传统狭隘观念比较普遍,工业企业和商贸企业不愿将自己非核心的物流业务外包,物流业未与工贸企业衔接,县域物流需求未激发,极大地制约了工贸企业的发展,也制约了现代物流的发展。

9、交通科技人才缺乏。

目前,全县交通公路系统在编在岗专业技术人员不足20人,特别是农村公路实际在岗的建管养技术人员不足 10人,严重制约了农村公路的发展水平。


第三章  “十四五”时期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3.1发展机遇

当前,石城县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一是习近平总书记 “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农村公路的重要指示精神对农村公路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农村公路发展指明了方向。省厅提出要全面推动“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不断优化路网,畅联所有村组,有效衔接主干道路和旅游产业规划,全面消除“畅返不畅”。

二是乡村振兴战略规划提出:“以示范县为载体全面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深化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健全管理养护长效机制,完善安全防护设施,保障农村地区基本出行条件。”

三是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西赣州后提出《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政策的再延续,将继续助力赣南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四是石城县“全域旅游”发展战略的确立和坚定实施,全县优势资源开发步伐进一步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明显提速。

五是《赣州市建设革命老区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先行示范区试点实施方案》获得批准。

3.2面临挑战

1、建设资金压力将制约公路发展。一是工程造价上涨。受环保政策影响,砂、石、水泥等原材料紧缺且价格上涨幅度较大,征地拆迁补偿标准的提高,导致农村公路造价大幅提高,而上级补助不足建安费的三分之一,地方自筹压力非常大,难以落实缺口资金。二是筹资渠道不宽。受化解政府债务政策影响,BTPPP等模式陆续叫停,部分融资平台关停,另外,群众捐资和社会捐助力度越来越小,导致农村公路建设缺口资金筹措难。

2、城乡公交一体化推进难度大。

一是受客源急剧下降,运营成本特别是人本上涨较快等因素影响,客运企业经营困难。二是企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服务水平较差,乘客出行服务质量难以保障。三是客运企业趋利思想较重,超载、擅自涨价现象屡禁不绝,行业监管难度大。四是政府对城乡公交缺乏有力的扶持措施,城乡公交的公益性难以体现,影响广大群众的获得感。五是受道路状况、车辆技术水平、从业人员安全意识偏低等因素影响,存有一定的安全隐患。

3、物流产业体制机制尚未健全。

一是现代物流发展面临体制机制障碍,相关政策有待落实。现代物流业是跨地区、跨行业、跨部门的工作,政府对物流行业的管理要各部门通力合作,形成合力,对物流行业的指导、监管性政策的制定、落实还需要进一步的完善。二是专业人才很匮乏。综合型的高素质物流人才才能带动物流企业更新观念、迅速发展。石城目前全县只有10人次取得中级物流职业能力等级证书,远远满足不了现代物流发展的需要,高素质物流专业人才的缺乏,导致物流管理理念落后和服务质量低下,直接影响物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第四章  “十四五”时期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

目标

4.1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三中、四中全会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按照“五位一体”的战略布局和省委“创新引领、改革攻坚、开放提升、绿色崛起、担当实干、兴赣富民”的方针,结合石城县“精致县城、秀美乡村、特色景区、集群产业”的发展理念,围绕乡村振兴战略目标,以转变发展方式、发展现代交通运输业为主线,立足理念、政策、体制机制和技术的全面创新,着力调整交通结构、拓展服务功能、提高发展质量、提升服务水平,努力推进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促进现代物流发展、提升科技进步和信息化水平、提高安全监管和应急处置能力,按照适度超前的原则,努力构建高效便捷、安全可靠、绿色环保、规范诚信的道路运输服务体系,更好地保障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

4.2基本原则

1、服务全局性原则

全县综合交通发展规划要依据省、市交通发展规划的要求,又要立足本县县情,既要积极促进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又要努力满足人民群众工作、生产、生活、构建和谐社会需要;既要整体提升城镇经济的发展水平,又要有效拉动县域经济、农村经济发展,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步伐;既要切实考虑发展的经济效益,又要认真兼顾社会发展的社会效益,兼顾综合运输发展、土地资源节约利用、环境保护,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处理好交通建设与经济社会全局的关系。在路网布局上坚持服务县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与全县生产力布局、与新的经济增长点和与各等级道路有机衔接的原则。

2、突出适度超前

当前,石城县正处于经济发展的加速期,面对百年难遇的历史机遇,综合交通必须审时度势,既要解决困扰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问题,更要着眼长远,本着量力而行,大手笔、高起点规划事关全县经济发展、起拉动作用的重大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切实解决县域经济发展的基础制约问题,为实现石城县经济跨越式发展奠定基础、当好先行官。综合交通运输规划不能静态地考虑问题,需要用前瞻性的眼光科学规划,为未来的发展留出空间。对于具有通道功能的重点路段,在建设规模和技术标准选用上应具有超前意识,确保定位准确、布局合理、规模恰当、控制到位。

3、城乡统筹原则

搞好城乡统筹工作,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是破解农业、农村、农民工作难题的根本出路,是推动城乡生产要素优化组合、促进城乡共同繁荣的根本举措,是缩小城乡差别、实现城乡共同繁荣的根本途径。十四五期间,综合交通运输发展的重点之一就是交通城乡统筹,交通工作要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发展农村经济、新型城镇化建设、促进城乡一体化的思路和工作部署,认真规划好、实施好农村交通建设,加快石城城乡一体化步伐。

4、开放性原则

综合交通的内外开放,是经济和交通发展的关键。迅速建造和畅通对外快速交通通道,加快其他交通基础设施配套建设,提升对外综合运输服务水平,构建方便快捷的全方位开放性对外交通网络。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把各级地方政府、有关部门和人民群众对交通环境改善的迫切需求转化成积极关心、支持投入交通建设的自觉责任意识,全方位调动加快交通发展的积极力量,形成政府组织强力推进、乡镇和有关部门全力配合、全社会力量支持交通发展的良好氛围。

5、可行性原则

规划既要满足未来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需要,也要符合经济的可行性、财政的可承受性、社会的可接受性、环境的可持续性,保证交通供需之间的平衡。要求顺应综合交通筹资政策和筹资渠道,做到量力而行、尽力而为,构架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大动脉;要跟上时代的步伐,不断适应时代的要求,做到想在前、走在前,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服务。

6、环境保护原则

发展生态经济,保护自然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必然,是人类文明进步的表现。公路建设必须着眼于高起点,线型上要满足发展要求,但也要符合生态红线和永久基本农田的控制要求,同时,应将公路建设与环境保护、植被恢复措施考虑周到,并付诸实施。农村公路建设和改造过程中要尽可能绕避村镇,靠村不进村,以保证道路畅通,减少干扰及污染,真正起到便民、利民的效果。实现交通效益与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实现交通运输可持续发展,突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低碳交通和绿色交通。

4.3发展形式和要求

1.习近平总书记“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农村公路的重要指示精神对农村公路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农村公路发展指明了方向。省厅提出要全面推动“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不断优化路网,畅联所有村组,有效衔接主干道路和旅游产业规划,全面消除“畅返不畅”。

2.乡村振兴战略规划提出:以示范县为载体全面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深化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健全管理养护长效机制,完善安全防护设施,保障农村地区基本出行条件。

3.《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政策的再延续,将继续助力赣南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4.4发展思路和目标

一、发展思路

立足以一纵一横的两条高速公路和“十字型”国道为主骨架,以“8”字型县道主干线及四通八达的乡村道为支线的交通路网布局现状,全面总结石城县“十三五”期间“四好农村路”创建取得的成效和经验;分析新时代农村公路发展面临的新形势和新要求;针对新形势下如何解决农村公路建设投融资、建设用地、技术人才等系列影响综合交通事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问题提出对策与方案;提出石城县“十四五”农村公路的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

二、发展目标

1)公路建设。加快国道建设,增强对外通道服务能力,国道一级公路比例达70%;积极跟踪省道路网调整,争取将河龙-固厚、石壁-大柏地新增列入省道,路网布局更加合理;继续加快实施县道升级改造和乡村道路面拓宽工程,提升农村公路通行服务水平;进一步加大生命安全防护工程和危桥改造项目建设力度,提高农村公路安全保障水平;建设通25户以下自然村公路硬化工程,畅通农村入户“最后一公里”;实施旅游路产业路资源路和农村联网公路建设,全面服务农村经济发展。至2025年,县道三级及以上公路比例达60%,乡道双车道比例达50%,行政村通双车道比例达70%,基本完成乡村旅游点连接公路、农村联网公路建设和农村公路生命安全防护工程,危桥改造工程实现动态平衡。

2)道路运输。加快县、乡(镇)客运站场建设,推进城乡客运一体化建设。至2025年底,力争建成高田、丰山、小松、屏山、大由、赣江源、横江等乡镇客运站,村村建有便民候车亭、村村通班线的目标。完善城市公交体系,逐步形成辐射琴江镇每个社区和村庄的公交网络。新增城区公交车辆达到35辆以上,新增公交线路3条以上,将屏山、小松纳入城市公交体系。逐步壮大物流产业,建设现代物流园区。出台更为优惠的促进货运产业发展的政策,促进货运产业快速发展。加快建设石城万广智慧物流产业园,建成集物流公共信息平台、智能云仓、零担物流及农副产品集散分拨中心、城乡高效配送、快递区域分拨中心等于一体的现代综合性物流产业园。加快建设石城县旅游商贸物流中心,形成以汽车贸易、汽修汽配、二手车交易、工程机械、农机等功能为主的产业集群;规划建设兴泉铁路石城货运枢纽中心、石城县工业园区物流中心、小松农产品物流配送中心;逐步建设龙岗物流配送中心,打造辐射本省、福建、广东等三省最大的白莲交易市场,形成高效便捷、货畅其流、集散有序的现代物流网络,构建承东启西、沟通南北的大开放式物流框架。加强道路运输管理。进一步扩展运输服务网络覆盖面,基本建立多种运输方式相协调,集疏运相配套满足不同类别、不同层次运输需求的客货运输服务体系。

4-1  石城县综合交通运输“十四五”规划目标

里程数(公里)

2019

2025

全县公路通车里程

1718.6

1996

铁路里程

0

40

高速里程

26.53

26.53

国道里程

78.9

78.9

省道里程

0

127.459

县道里程

305.662

197.112

乡道里程

284.171

275.968

村道里程

1022.593

1250

客运站(家)

3

          7

桥梁数(座)

352

380

县、乡(镇)养公路列养率(%

100

100

村养公路列养率(%

95

100

美丽生态文明路里程

36

247

行政村通公路比重(%

100

100

客运路线(条)

53

60

公交班线(条)

7

10

货物周转量(吨)

43021

60339

旅客周转量(人)

15254

23512

客运车辆(辆)

91

141

公交车(辆)

23

35

出租车(辆)

23

35

物流企业(家)

42

50

货物营运车辆(辆)

402

600

4.5存在的困难和意见建议

(一)存在困难

1.上级补助标准偏低,缺口资金筹措难。一是工程造价上涨。受环保政策影响,砂、石、水泥等原材料紧缺且价格上涨幅度较大,征地拆迁补偿标准的提高,导致农村公路造价大幅提高,上级补助不足建安费的三分之一,自筹压力大。二是筹资渠道不宽。受化解政府债务政策影响,BTPPP等模式陆续叫停,部分融资平台关停,已融资金已按要求偿还,加之群众捐资和社会捐助力度越来越小,导致农村公路建设缺口资金难以筹措。

2.生态红线控制严,用地指标争取难。鉴于公路为线型建筑物,生态红线划定时无法予以准确扣出,在进行公路改建时存在占用生态红线和永久性基本农田问题,导致无法取得用地指标,影响项目实施。

3.技术人才缺乏,工程建设监管难。农村公路建设点多面广,而我局专业技术人员只有4人,有时出现1人监管多个项目,监督管理难以到位。

(二)意见建议

1.加强组织领导,保障规划顺利实施

县委县政府成立领导小组和工作机构,加强对交通建设项目的指导,及时帮助解决建设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为全县交通运输体系建设提供资金、人力、政策保障。

2.拓宽融资渠道,争取国家更多资金支持

积极探索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的新型投融资模式,形成“国家投资、地方筹资、社会融资”的投融资机制。抓住国家支持赣南等中央苏区振兴战略及机遇,争取国家更多资金支持。进一步完善以政府投资为主,社会融资相结合的多渠道、多层次、多元化投融资模式。

3.统筹协调,保障用地

由于交通建设需要占有大量的土地,在国家严格保护耕地和生态红线管控的大背景下,交通建设中的土地利用必须与自然资源部门的规划相协调。建议自然资源部门能根据交通规划的土地利用情况,适当地调整土地利用规划,或者在制定土地利用规划过程中,提前为交通建设留有余地,并实施动态调整。


第五章  “十四五”时期主要任务

坚持交通先行发展,围绕构建以兴泉、南丰至瑞金城际铁路,鹰瑞、石吉高速公路形成的2个“十”字型和由G206G356国道和两条新增省道构成的 “丰”字型的路网主骨架,以多环状县道主干线及四通八达的乡村公路为支线的路网格局,实现通畅石城目标,大力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5.1加强交通运输主通道建设

建成兴泉铁路,争取南丰至瑞金城际铁路取道石城并开工建设,构建“十”字形铁路网。启动石城通用机场建设。推进境内国省道改造升级,完成206国道小松至石子排段一级公路改造,启动356国道燕首至宁石亭段一级公路改造。实施新增省道河龙至固厚(高田至温寮段)和(丰山至沔坊段)二级公路改造,实施新增省道石壁至大柏地(上横江至红石寨段)二级公路改造。

2025年,初步形成以兴泉、南丰至瑞金城际铁路,鹰瑞、石吉高速公路形成的2个“十”字型和由G206G356国道和两条新增省道构成的 “丰”字型的对外交通网。

5.2完善区域内交通网络

加快实施农村公路升级改造工程,提升公路技术等级,县道60%达三级公路或以上标准,乡道50%达四级公路双车道及以上标准,行政村70%通双车道及以上公路标准。建设沔坊—睦富桥、高田—木兰、赣江源—水庙等县道升级改造工程共计35.2公里;改造郑里至翁家、小别—沙段等乡道公路共87.9公里达到双车道标准;实施行政村窄路面拓宽17.2公里;硬化20户以下自然村公路117.4公里;建设乡村旅游路资源路产业路16.8公里;新建农村联网公路104.2公里,创建美丽生态文明农村路211公里;实施安保工程约450公里;及时完成新增危桥改造任务,全面改善农村通行条件,切实提高公路通畅率和通达率,提升交通服务旅游水平。

5.3提供便捷优质公共交通

建立完善城区公交、旅游公交和出租车监管制度,加强行业监管,提高司乘人员素质,为市民提供更加便捷优质的公共交通服务。按照利民便民、效率公平原则,促进城乡客运资源共享,实施农村客运网络化工程,保证乡镇通班车率达到100%,符合通行条件的行政村通班车率达到100%,通行条件良好的农村客运班线公交化改造率达到50%以上,与其他运输方式主动对接的道路客运网络全面形成,涵盖售票联网、联程售票等在内的出行信息服务进一步完善,二级及以上客运站售票联网覆盖面达到100%

积极争取县政府加大对公交车发展的政策扶持力度,提升政策支持。建立规范的地方财政补贴、补偿机制,加大对公交公司因政策性亏损和承担社会福利任务增加支出的财政补助,同时合理调整部分线路和票价,减少亏损,确保公交车开得通、留得住。

1、客运站场

1)按二级客运站标准建设石城县客运站新站。

2)按四级客运站标准新建高田、丰山、小松、屏山、大由、赣江源、横江镇、木兰乡乡镇客运站,新建便民候车亭35个。。

3)大力推进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发展,通乡镇客运班线实行公交化改造,力争实现符合通行条件的行政村通客车率达100%

2、城市公共交通

1完善城市公交体系,科学合理设计公交线路及站点,逐步形成辐射琴江镇每个社区和村庄的公交网络。

2)加强县城公共交通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一是加快建设公交总站和中途停靠站,合理利用原有的停靠站点。二是将公交建设纳入市政规划,在老城改造中预留公交线路运行空间,在新城区建设中布设公交站场及相关配套设施。

3)实现城区公交车辆达到35辆以上,新增公交线路3条。

3、城市观光交通线路

1)结合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要求规划城市观光交通线路,旅游景区景点专线公交线路、旅游客运班线设置。

2)针对旅游景区、景点进行新建和改造完善,道路等级应达到较高标准。

5.4提升物流业发展

1.建设现代物流园区(中心)

新建石城县综合物流园、石城县工业园区物流项目、小松物流配送中心、龙岗物流配送中心、石城县农产品冷链物流中心(中国莲乡·国际农产品博览城)、兴泉铁路石城货运枢纽中心。加快建设石城万广智慧物流产业园,建成集物流公共信息平台、智能云仓、零担物流及农副产品集散分拨中心、城乡高效配送、快递区域分拨中心等于一体的现代综合性智慧物流产业园。

2.推进现代供应链体系建设

围绕供应链标准化、智能化、协同化、绿色化发展,依托并鼓励有实力、成规模的企业参与供应链协同运作,充分发挥链主企业的引导辐射作用,加快推动供应链各主体各环节设施设备衔接、数据交互顺畅、资源协同共享,促进资源要素跨区域流动和合理配置,整合供应链、发展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实现供应链提质增效降本。

3.完善城乡一体化配送体系

以城市连锁超市、大型商场和农村市场为依托,以城市商贸企业、农村合作组织和涉农企业为载体,以信息平台为支撑,通过合资、合作形式,创建城乡一体化商贸流通体系和城乡一体化物流配送体系,减少流通环节,提高流通效率,缓解农产品流通难、城市消费品贵的问题。推广农超对接工程,建立农产品进城快捷通道,形成生产超市化、经营连锁化、加工链条化的农产品物流网络体系。

4.大力培育和发展现代物流企业

支持龙头物流企业通过多种融资渠道壮大规模,形成物流企业集团。扶持中小物流企业,引导中小企业联盟,创新物流服务模式,加强资源整合,与第三方物流企业开展联合与合作,提升扩展自身的业务能力、服务范围与业务领域,发展多样化的物流服务。鼓励传统物流企业充分利用既有物流设施,以市场为导向,增强集成服务能力,加快向第三方物流企业转型;鼓励电商企业和生产企业将自营物流向外部开放,发展社会化第三方物流服务。

5.加速提升物流标准化水平

根据国家物流标准,开展物流标准化应用的相关工作,逐步建立和完善物流技术标准化体系。积极推动物流标准化建设工作,促进物流业服务水平不断提升。鼓励大型物流企业及相关行业协会参与物流行业标准的研究和制定,加快制定物流基础设施、技术装备、管理流程、信息网络技术标准。大力宣传贯彻并组织实施国家物流园区、托盘等物流标准,结合物流重点领域和重点园区发展需要,大力开展物流标准化示范工程。

6.加快推进物流信息服务平台建设

大力推进物流电子数据交换的普及和应用,加快建立物流信息平台,通过信息网络将物流企业经营网点连接起来,实现资源共享,信息共用,推动行业、园区、企业物流信息平台与省、市物流公共信息平台有效对接,提高物流企业现代化程度,实现传统物流向现代物流转型。

7.推进物流服务专业化和社会化

针对市场需要和企业实际,鼓励企业分离外包物流业务,推进企业内部物流需求社会化。发展农产品从产地到销地的直销和配送,支持涉农物流企业开展农产品进城、工业品下乡的双向统一配送。鼓励物流企业参与工业企业、商贸企业的采购、生产、销售活动,为企业提供物流一体化服务,促进企业物流服务专业化、社会化。

8.大力发展绿色物流

优化运输结构,合理配置各类运输方式,提高新能源车运输比重,促进节能减排。大力发展共同配送、统一配送等先进的物流组织模式,提高储运工具的信息化水平,减少返空、迂回运输。鼓励包装重复使用和回收再利用,提高托盘等标准化器具和包装物的循环利用水平,构建低环境负荷的循环物流系统。

5.5健全公路养护机制

加大村养公路养护力度,争取列养率达到100%;加强养护质量提升,在开展“文明样板路”创建活动的基础上,深入推进“美丽生态文明农村路”创建活动,完成创建里程约211公里以上;及时修复水毁公路,确保安全畅通;完善路政执法机制,加大惩处力度,提升路政执法水平。健全养护机制,建立检测、评估、反馈、计划等养护科学管理决策体系,加强日常养护管理。主要路况检测指标争取实现自动化,路况评价及养护决策实现信息化和制度化。研究制订预防性养护指导政策、技术标准。建立健全农村公路养护管理机制,加大政府财政投入,建立长期稳定可靠的农村公路养护资金渠道和政策。到2025年底,全县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真正实现“全覆盖、常态化、规范化、标准化”。

对现有道路,特别是通村公路加大道路安全隐患排查力度,建立合作机制,参照国道安全隐患排查合作机制,对日常安全隐患由县交通运输局负责,对事故多发路段由县交警大队负责报送给县交通运输局。

5.6提高公路安全保障

公路安全保障工程是指在公路上实施的以“珍爱生命消除隐患”为目的旨在消灭公路上存在的事故多发点和事故隐患的工程项目。近几年来,石城县重点对县乡道实施了安全生命防护工程,并对现有危桥库内危桥基本改造完成,农村交通条件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但大部分乡村道仍存在安全隐患,安全生命防护工程未实施到位,大部分桥梁当初为民间集资修建,建设标准不高,因使用年限较久,已出现一些病害。下一步,要加大桥梁监测,及时检测,评定等级为四、五类的应及时改造,同时加大乡村道安全生命防护工程实施力度。

加大对现有通村公路的升级改造力度,完善交通标志、标线,特别是在急转弯、陡坡路段进行升级改造,对临涯、临水路段加装安全防护栏。尽量避免在弯道处开口。新修和改造道路落实“交通标志、标线和安防设施三同时”制度,即“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

5.7加强交通运输管理

1、完善公路建设市场管理体制,保证行业安全稳定

一是加强公路建设市场管理。进一步严格建设市场准入管理,在资质资格审查、市场资格限制、接受社会监督等方面进一步加强管理,完善工作程序,促进市场公平。推进信用体系建设,逐步将信用评价范围扩大到项目法人、招标代理、勘察设计、工程咨询、设备材料供应等市场主体。完善法规体系和制度建设,强化监管手段,加强市场监督检查,进一步规范建设市场秩序和招投标行为。

二是强化工程建设监管,严格落实双公示制,抓好项目建设现场监管,确保交通项目建设优质高效和施工安全。加强公路工程管理。严格执行公路工程强制性技术标准,加强对省级重点项目的指导和监督,规范民营和社会资本投资项目管理,推行现代工程管理,不断提高工程建设管理水平,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

三是规范行政执法,运输市场监管文明高效。完善运输市场管理。建立完善客运管理的准入、动态监管和退出机制。加强行业诚信体系建设,完善对道路运输企业质量信誉考核和从业人员的诚信考核。建立驾驶员培训、机动车维修、汽车租赁业的服务质量监测和考核体系。

2、初步实现交通运输信息化

加快推进一个平台三个体系建设,实现各级交通运输信息平台数据对接、安全应急处置平台对接、应用软件标准化对接。国省道重要路段监测覆盖率达到70%以上,重点营业性运输装备监测覆盖率达到100%;科技成果应用水平进一步提高,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5%

3、推进安全应急保障高效化

公路应急保障体系基本完善,应急指挥调度能力显著增强。建设具有日常养护、物资储备和应急服务功能的高速和国省干线养护应急综合基地。交通应急水平明显提高。一般灾害情况下公路抢通时间不超过24小时,公路应急救援到达时间不超过2小时。交通安全水平明显提高。营运车辆万车公里事故件数和死亡人数年均下降3%,城市客运百万车公里事故件数和死亡人数年均下降1%


第六章  重点项目

6.1铁路建设

建成兴泉铁路,争取南丰至瑞金城际铁路取道石城并开工建设,构建“十”字形的铁路网。石城铁路里程数将达到40公里以上,总投资约在10亿元。

6.2机场建设

启动石城通用机场建设。

6.3公路建设

6.3.1国省干线公路

1、国道一级公路改造35.9公里,其中G206石城小松至石子排段长24.7公里,初步拟定在小松镇设置服务区;G356石城燕首至宁石亭段长11.2公里。

2、新增省道二级公路改造35.1公里,其中石城县石壁至大柏地公路(上横江至大坝脑段)长12.5公里,石城县河龙至固厚公路(丰山至沔坊段)长14.1公里,石城县河龙至固厚公路(高田至温竂段)长8.5公里。

6.3.2农村公路

1、县道升级改造:按三级公路标准改造高田-木兰、沔坊-睦富桥、赣江源-水庙公路共35.2公里。

2、乡道双车道拓宽改造:按四级公路双车道标准建设郑里至翁家等乡道共87.9公里,按双车道标准改造益兰花至汉坑等村道17.2公里。

3、新建旅游路、产业路、资源路和农村联网公路121公里。

4、改造危桥20座,新建桥梁5座,实施生命安全防护工程450公里。

5、建设25户以下自然村公路117公里。

6、美丽生态文明路建设211公里。

6.4公路客货运站场

按二级客运站标准建设石城县汽车客运站(新站),按四级客运站标准新建小松镇、屏山镇、赣江源、横江镇、丰山乡、大由乡、木兰乡乡镇客运站,新建便民候车亭35个。

6.5物流园区

新建兴泉铁路石城货运枢纽中心、石城县工业园区物流项目、石城万广智慧物流产业园、小松物流配送中心、龙岗物流配送中心、石城县农产品冷链物流中心(中国莲乡·国际农产品博览城)

6.6城市公共交通设施

实现城区公交车辆达到35辆以上,新增公交线路3条。


第七章  保障措施

7.1加强组织领导,保障规划顺利实施

县委县政府成立领导小组和工作机构,加强对交通建设项目的指导,定期研究全县交通运输体系建设工作,及时发现建设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并提出应对措施,为全县交通运输体系建设提供资金、人力、政策保障。

7.2加强制度建设,夯实行业法制基础

健全道路运输法律法规体系。进一步完善道路运输法规和规章,结合综合运输、现代物流、城乡和区域运输一体化、节能减排、从业人员队伍建设及职业资格等新要求,调整和修改相关规定和内容。完善道路运输标准规范体系。研究提出道路运输行业标准规范体系建设计划,重点加强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标准规范,适应现代物流、多式联运、甩挂运输发展的车辆、装备、服务等标准规范,道路运输信息系统、电子数据交换与共享、物流信息平台建设等标准规范的制修订工作。加强道路运输行业基础制度体系建设。加快健全道路运输行业涵盖各个门类、各从业主体的市场诚信制度体系,逐步建立内外结合的诚信考核联动机制。

7.3拓宽融资渠道,争取国家更多资金支持

石城县地方财政极端困难,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大,现有上级补助标准极低,地方政府无力承担。积极探索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的新型投融资模式,形成“国家投资、地方筹资、社会融资”的投融资机制。抓住国家支持赣南等中央苏区振兴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的机遇,争取国家更多资金支持。并且进一步完善以政府投资为主,社会融资相结合的多渠道、多层次、多元化投融资模式。

7.4统筹协调,保障用地

抓住交通运输部编制《国家公路网规划(2013-2030)》的契机,将高速公路项目纳入国家高速网;积极主动与国家交战办对接,争取交通战备公路用地指标;优化高速公路线行设计,最大限度节约和减少用地。普通国省道、运输场站建设用地,积极争取列入全省重大项目调度会,使用省级预留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由于交通建设需要占有大量的土地,在国家严格生态红线和保护耕地的大背景下,交通建设中的土地利用必须与自然资源部门的规划相协调,提前做好国土空间控制规划,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预留用地空间,公路用地不得占用永久基本农田和生态保护红线。

7.5加强与周边相邻县的协调,保障规划线路衔接

规划方案包括较多的出口线路,涉及宁都县、广昌县、瑞金市、宁化县等周边县,因此,需要研究建立一定形式的协调机制,加强石城县与周边相邻县市之间的沟通与联系,以促进各条线路的有效衔接,在线路具体走向、建设标准、建设时序等方面做好统筹协调。

7.6完善路网等级结构及路网规模,提升路网服务功能和水平

《国家公路网规划(2013—2030年)》及《江西省省道网规划(2013-2030年)》对石城县境内国省道进行了调整,将原323省道调整为国道,而未将部分承担省道功能的农村公路调整为省道,致使石城县国省道与农村公路里程比例失衡。为使全县路网结构布局更合理,应进一步优化全县路网结构并进行相应调整,抓住当前省道路网规模调整需求摸底的机遇,将河龙至固厚、石壁至大柏地两公路调整为省道。同时将部分通自然村、通果园基地公路纳入路网数据库中。

7.7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提高行业管理效能

一是按照综合运输体系建设和综合执法改革要求,深化交通运输行政管理体制改革,逐步落实各级交通运输管理职责,促进各种运输方式协调发展。二是加快推进行业管理体制改革。推进公路管理体制改革,理顺公路管理体制,深化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理顺城乡客运管理体制。完善城乡客运一体化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推进农村客运发展。整合运输管理资源,明确管理层级和职责,确保运管机构履行职能的统一、高效。三是推动建立相关协调机制,建立健全道路运输行业管理部门与其他相关政府部门的沟通协调和协作联动机制,推进跨区域的道路运输协调发展。引导道路运输行业协会规范发展,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自律管理功能及行业主管部门与企业间的桥梁纽带作用,切实维护好市场主体的正当权益。四是要积极推进政、事、企分开,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着力转变道路运输管理的重心和手段,强化市场监管、公共服务、安全和应急管理职能。切实履行好出租汽车客运、城市公交、汽车租赁和地铁与轨道交通运营及物流市场管理的职责。

7.8强化队伍建设,提升队伍整体素质

加强道路运输管理队伍建设。按照国家的统一部署和要求,推进道路运输管理机构改革,将运政管理人员纳入公务员管理或参照公务员管理。结合机构改革和职能变化,加强运管人员编制标准管理。制定和完善道路运输管理人员准入条件与标准,建立健全人员考试录用、考核奖惩机制,不断优化队伍结构。完善运管人员经常性教育培训机制,逐步建立运管人员培训登记制度。加强队伍规范化建设,提高执法装备水平,提升队伍形象。强化道路运输行业精神文明建设,加大行业文明创建力度,加强行业文化建设,切实把服务、安全、节能减排等核心价值理念融入职工教育和行业文明创建全过程。

强化道路运输从业人员职业资格管理。建立健全道路运输从业人员考试、注册管理、继续教育制度,完善从业人员职业资格管理体系,强化从业人员职业素质建设,建立和完善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从业人员、长途客运驾驶员和出租汽车驾驶员从业资格制度,统筹规划机动车检测维修专业技术人员职业水平评价制度和机动车维修技术人员从业资格制度,建立道路运输经理人从业资格制度,研究建立物流从业人员职业能力评价制度。组织推广使用道路运输从业人员从业资格电子证件。


附表、附图

附表一:石城县“十四五”期公路建设规划表

类别

建设规模

投资规模(万元)

乡村通硬化路

建设里程(公里)

新通畅的乡镇数(个)

1、自然村通硬化路建设

1.1、50户及以上自然村通硬化路

1.2、30户—49户自然村通硬化路

1.3、20户—29户自然村通硬化路

1.4、20户以下自然村通硬化路

117.4

0

4996

公路提档升级

建设里程(公里)

投资规模(万元)

1、国道升一级公路

35.9

122865

2、省道升二级及以上公路

35.1

59500

3、县道升级改造为三级公路

35.2

32790

4、3.5米及以下窄路面公路拓宽

105

17067

5、乡村旅游路、资源路、产业路建设

16.8

9650

6、农村联网公路建设

104.2

4168

7、美丽农村公路改造建设

211

6500

8、农村公路安保工程

450

11250

农村公路桥梁隧道建设

建设改造数量(座/延米)

投资规模(万元)

1、危桥改造

20/1000

5000

2、危隧改造

3、渡口改造/渡改桥

4、桥梁新改建

5/150

600


附表二:石城县“十四五”规划公路改造重点项目

路线编码

项目名称

路线名称

起点

桩号

讫点

桩号

路线长度(公里)

建设规模(公里)、等级

投资
(万元)

路面类型

主要控制点

一级(公里)

二级(公里)

三级(公里)

四级(公里)

全县合计

一、国道改造

35.9

122865

G206360735

G206石城小松至石子排段

威海-汕头

K1896+183

K1919+413

24.7

24.7

83665

沥青路面

小松镇、长乐村、李腊石、古樟村

G356360735

G356石城燕首至宁石亭段

湄州-西昌

K481+928

K493+758

11.2

11.2

39200

沥青路面

付珠树、岩子下、新坊、新富、罗陂

二、新增省道

35.1

59500

X585360735

石壁至大柏地公路(上横江至红石寨段)

淮土-大坝脑

K12+400

K23+500

12.5

12.5

21000

沥青路面

横江镇、丹阳、平阳、密埠、红石寨

X582360735

河龙至固厚公路(丰山至沔坊段)

小琴-兴隆

K12+900

K27+650

14.1

14.1

24000

沥青路面

丰山街、沿沙、宜福、何坑、沔坊

X913360735

河龙至固厚公路(高田至温竂段)

河龙至清潭

K17+588

K25+800

8.5

8.5

14500

沥青路面

温竂、郑里、祠江、湖坑、高田

三、县道升级改造

35.2

32790

X913360735

高田至新河至木兰

河龙至清潭

K28+300

K38+163

9.9

9.9

14006

沥青路面

田心村、琴生村、陈联村、新河村、新坊村、木兰村

X914360735

黎圩—大里

K13+162

K20+806

7.6

7.6

X582360735

沔坊至睦富桥

小琴-兴隆

K28+927

K32+316

3.4

3.4

5110

沥青路面

沔坊、七星、睦富桥

X582360735

K32+316

K32+909

0.6

0.6

X823360735

赣江源至水庙

秋溪-水庙

K14+590

K28+264

13.7

13.7

13674

沥青路面

赣江源、迳口、泮弼、水庙

四、乡道双车道拓宽改造

87.9

16500

Y002360735

郑里至翁家

K0+000

K4+700

4.7

4.7

850

砼路面

遥岭村

Y007360735

琴生至排上

K0+000

K6+7830

6.8

6.8

1300

砼路面

琴生村

Y012360735

小松至丹溪

K0+000

K3+400

3.4

3.4

610

砼路面

丹溪村

Y025360735

小姑至罗家

K0+000

K4+000

4.0

4.0

720

砼路面

罗家村

Y026360735

严江桥至张坑

K0+000

K6+500

6.5

6.5

1200

砼路面

姑溪村

Y037360735

秋溪至鹅窝里

K0+000

K4+200

4.2

4.2

750

砼路面

洋和村

Y008360735

陈江至竹篙岭

K0+000

K5+300

5.3

5.3

950

砼路面

陈江村

Y039360735

井头桥至石田

K0+000

K6+500

6.5

6.5

1170

砼路面

蜀口村

Y033360736

龙岗至绿水

K1+000

K6+600

5.6

5.6

1000

砼路面

绿水村

Y019360735

小别至沙段

K0+000

K6+720

6.7

6.7

1200

砼路面

坵坊村

Y029360735

龙子夹至八卦顶

K0+000

K4+859

4.9

4.9

900

砼路面

西坑

Y001360735

朱家至礼地至黄柏至桂竹

K0+000

K22+700

22.7

22.7

4500

砼路面

堂下村、礼地村、黄柏村、桂竹村

Y036360735

桥头至七岭

K4+300

K10+908

6.6

6.6

1350

砼路面

七岭


附表三:石城县“十四五”规划危桥改造重点项目

序号

桥名

拟建长度
(米)

拟建宽度
(米)

投资
(万元)

1

湖下桥

86

9

575

2

德舍大桥

135

9

954

3

干头陂桥

66

12

622

4

沙溪桥

68

9

229

5

丹溪村桥

21.02

6.5

94

6

岭下一桥

15.02

7

57

7

七里迳桥

26.04

8.5

90

8

学堂坳桥

36

7.5

135

9

青山桥

15.02

7

60


附表四:石城县“十四五”美丽生态文明农村路创建计划表

序号

路段名称

里程(公里)

备注

县养公路

99

1

坝口至八卦脑

34

3

长乐至湾里

11.2

4

屏山至大由

18.5

5

龙岗至大由

10.1

6

小松到东龙

2.7

7

新松山桥至沔坊

5.6

8

高田章田背至新河至木兰

16.9

乡(镇)养公路

112

1

朱家至礼地至黄柏至桂竹

22.7

2

郑里至翁家

9.1

3

叉路口至龙头

9

4

桐江至南木桥

8.2

5

小松至丹溪

5.1

6

石田至罗源

5.4

7

井头桥至石田

8.5

8

小别至沙段

6.7

9

高背至濯龙

4

10

大由圩至固村

4.6

11

秋口至新南

6.3

12

龙岗至绿水

5.6

13

严江桥至烂泥坑

6.5

14

陈江至竹稿岭

5.3

15

红石咀至坳背至石阶脑

5


附图一:石城县交通图

相关文章:
石城县“十四五”综合交通运输规划(2021-2025年)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