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法定主动公开内容>决策公开>政府工作报告

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

访问量:

政府工作报告

2021年4月13日在县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上)

县人民政府县长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县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2020年和“十三五”时期工作回顾

过去的2020年,历程极不平凡,感悟极为深刻。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全县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从更高层次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西和赣州重要讲话精神,保持定力、顶住压力、精准发力,统筹战疫情、促发展,扎实做好“六稳”[1]工作,全面落实“六保”[2]任务,以超常规的举措、超负荷的努力,取得了超预期的成绩,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

一年来,我们敢想敢拼、锐意进取,多项工作实现历史性突破。以同类县全省第二、全市第一的成绩再次获评省、市高质量发展先进县,取得公众安全感、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和政法部门满意度五个全省第一,在全市“六大攻坚战”[3]流动现场会评比中夺得全市第六的历史最好成绩。一年来,我们全力以赴、勇攀高峰,摘下了多个国字号招牌。以全省第一的成绩成功创评“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以全省最高分获评“国家卫生县城”,成功创评全省首个“中国温泉之城”,成为全市唯一入选的“国家生态综合补偿试点县一年来,我们迎难而上,稳中求进,有力推动经济企稳回升。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3.5%,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4.7%,财政总收入增长4.3%,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3.9%,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5%,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5.3%、12.1%,实际利用外资增长7.1%,出口总额增长14%,多项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居全市“第一方阵”。一年来,我们脚踏实地、担当实干,集中精力重点抓好了以下工作:

(一)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新冠疫情突如其来,我们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争分夺秒与疫情赛跑,第一时间建立协调有力的指挥体系,第一时间落实落细防控措施,第一时间补齐基层基础短板,唯一1例输入性确诊病例迅速治愈出院,最大限度保障了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我们坚持慎终如始、统筹兼顾,一手抓疫情防控,坚决守住了疫情不反弹的底线;一手抓经济社会发展,及时出台抗疫情稳增长系列政策措施,推动复工复产复学复市,经济社会发展迅速回归常态。全县干部、群众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伟大的抗疫精神,激发出推动石城发展行稳致远的强大正能量!

(二)脱贫攻坚取得历史性成就。剩余472名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2060名城镇贫困群众实现脱贫解困我县被确定为全国首批脱贫攻坚交流基地,获评全国“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成效明显县,铜锣湾小区入选全国“十三五”美丽搬迁安置点,成功举办全国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训班。县扶贫办获评全省“人民满意公务员集体”,2人获评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1人获评全国脱贫攻坚奋进奖。决战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必将载入石城史册!

(三)产业发展实现逆势上扬。农业稳中有进。完成高标准农田改造2万亩,种植粮食38.28万亩,出栏生猪12万头,新增大棚蔬菜基地14个、钢架大棚2624亩,成功创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白莲)标准化生产基地,脐橙、油茶、翻秋花生等特色产业百花齐放,经济效益持续提升。工业进中向好。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5家,工业税收、利润、固投、技改投资同比分别增长23.3%、31.4%、11.2%、241.1%,工业指标增速列全市“第一方阵”。鞋服产业年产值首次突破百亿元,鞋类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获批运行。总投资21亿元的吉耀精硅产业园项目加快推进。成功承办全市主攻工业现场推进会。县工业园PPP项目开工建设,博士工作站落成,获评全省十佳优化营商环境工业园。新型机械制造、新能源、绿色食品、矿产品精深加工等产业加快发展,产业结构持续优化。服务业稳步复苏。全县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首次突破50%。八卦脑获评国家4A级景区,闽粤通衢获评省级旅游风情小镇,新增国家3A级景区2个、省4A和3A级乡村旅游点各1个,大畲村入选第二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录。游客集散中心投入使用,新增四星级标准酒店2家、特色商业街2条,开通旅游客运班线2条,旅游要素加快完善。顺利承接全省旅发大会嘉宾踩线考察,成功举办系列旅游文化活动,《中国影像方志(石城篇)》《客韵莲乡 温暖石城》在央视播出,石城知名度、美誉度持续提升。现代金融活力彰显,九江银行正式入驻运营,获评全省首批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示范区。

(四)城乡融合发展加快推进。东环路等13条道路“白改黑”[4]完成,工业三路等7条道路建成通车,206国道官桥至水庙段改建全面完工,屏山至大由、木兰至坝口、沔坊至黄坊公路竣工通车,城乡路网更加通畅。城区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完成投入试运行,大昌坝应急备用水源基本建成,城乡供水一体化全力推进,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5.17%。宁都至石城天然气管网建设全面完工,首批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建成投入运营。小溪新村等6个老旧小区和西华路、琴江西路建筑立面完成改造,城区新增绿地面积26.7公顷。乡镇建设三年行动启动,小松镇获评全省首批“五型”政府[5]建设示范乡镇、全市第一批示范镇考核验收二等奖,赣江源镇在第二批示范镇中期评估中位列全市第三名。深入推进“六清二改一管护”[6]村庄清洁行动,获评全省、全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先进县,19个示范村和1900个庭院打造完成,珠坑竹坳新村、横江丹阳、龙岗珠湖塘等一大批秀美乡村掩映在山水之间,寄托美丽与乡愁。

(五)生态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各级各类环保督察及“回头看”反馈问题完成整改。全年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8.9%,稳居全省前列。境内天然河流全部实行禁渔禁捕,饮用水水源地和地表水监测断面水质优良率均达100%,连续两年获评全省河湖卫士先进县县河长办获评全国推行河长制先进单位。连续六年获评全省春季森林防火平安县。小松、屏山、龙岗获评省级生态乡镇。成功创评省级生态县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省级实践创新基地。良好的生态,日益成为我县重要优势资源和响亮名片!

(六)改革开放迈出坚实步伐。“放管服”改革深入推进,县行政审批局挂牌成立,市民服务中心一期建成投入使用,县级91项权力事项赋予乡镇实施。减税降费政策全面落实,全年减免各类税费5100余万元。积极创新招商方式,签约亿元以上项目10个,总投资47.9亿元。事业单位改革试点稳步推进,经营类事业单位改革、四大领域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基层整合审批服务执法力量改革全面完成。市医疗保障局石城分局挂牌成立。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在全省率先完成。其它各项改革深入推进,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七)群众幸福指数节节攀升。全年民生支出30.48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87.2%。新增城镇就业2185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3642人,就业形势保持稳定。大力扩充教育资源供给,新增公办幼儿园8所,全县公办幼儿园占比达50.1%。增发地方性奖励补贴4200余万元,教师待遇大幅提高。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16家,新增科技型中小企业28家、专利授权829件,创新活力加速释放。体育事业稳步推进,率先完成社会足球场建设任务,冰球馆建成投入使用。文化事业繁荣发展,首届春节联欢晚会成功举办,石城砚制作技艺入选国家非遗名录,县文化馆评为国家一级馆。县疾控中心、传染病医院、赣江源镇中心卫生院开工建设,高分通过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评估验收,第三人民医院获评全国“敬老文明号”,小松镇、赣江源镇成功创建省级卫生乡镇,市人民医院、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驻我县博士工作站正式落成,医疗卫生短板加快补齐。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登记顺利完成。法治石城、平安石城建设成效显著,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深入推进,全国“禁毒重点关注县”成功摘帽,禁毒综合满意度全省第一,连续四年获评法治赣州建设先进县、全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目标管理先进县,连续十年获评全省信访“三无县”[7]。国防动员、退役军人事务、应急管理、民宗、外侨、对台、老龄、残联、妇女儿童、慈善等各项工作取得新成效。石城人民满载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步入全面小康社会!

过去一年,我们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深入推进“五型”政府建设。自觉接受各方面监督,建议和提案办复率、满意率均达100%。带头过紧日子,一般性支出和“三公”经费完成压减任务。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和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大力弘扬苏区精神和苏区干部好作风,省《党风政风热线》走进石城受到广泛好评。全县政府系统风清气正的氛围日益浓厚,干事创业的热情全面激发!

各位代表,2020年目标任务顺利完成,标志着“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回望过去的五年,我们打赢了一场又一场硬仗,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为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石城新征程奠定了坚实基础!一是综合实力大步跨越。多项主要经济指标增速稳居省市“第一方阵”,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3%。工业经济总量实现两个翻番,农业产业化水平显著增强,以旅游为“引擎”的现代服务业迅猛发展。连续2年被评为全省、连续6年被评为全市高质量发展或科学发展先进县。二是脱贫攻坚全面胜利。49718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退出,29个省定“十三五”贫困村、15个深度贫困村全部顺利摘帽,贫困发生率由2014年底的18%降至零。三是城乡面貌焕然一新。城区面积和人口分别从8.6平方公里、8.3万人扩至12.1平方公里、10.5万人,城市功能品质大幅提升,精致县城魅力彰显。完成788个新村点建设,创建美丽宜居示范乡镇4个、示范村38个、示范庭院3800个,描绘出美丽乡村新画卷。四是发展活力不断迸发。“放管服”改革深入推进,培育创业致富带头人做法在全国推广,非贫困人口大病医疗补充保险、全民免费殡葬改革在全省率先实施,先后获国字号荣誉或品牌18个,在国家级会议推介石城经验10余次,连续三年获评全省全面深化改革先进县,交出了一份出色的改革成绩单五是民生福祉持续增进全县民生支出累计达119.8亿元,比“十二五”增长95.6%,年均增长14.3%,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稳定在85%以上。教育、卫生、文化等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善,生态环境持续向好,社会治理体系更加健全,平安石城建设走在全市前列。

各位代表!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五年的发展,倾注了全县干部的心血和汗水,凝聚了全县人民的智慧和力量。这些成绩的取得,是上级党委、政府和县委正确领导、科学决策的结果,是县人大、县政协和社会各界有效监督、鼎力支持的结果,是全县干部群众团结奋斗、顽强拼搏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全县广大干部群众,向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历任老领导、老同志,向驻县部队、武警官兵、公安干警、消防救援队伍指战员,向所有关心支持石城发展的各界人士,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同时,我们也清醒认识到,疫情变化和外部环境仍存在诸多不确定性,我县实体经济发展的困难还比较多,项目推进力度还不够大,创新活力有待进一步激发,民生领域还有不少短板,一些部门和干部的发展意识还不够强,营商环境有待进一步优化,等等。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将坚持问题导向,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二、“十四五”时期发展的主要考虑

根据《中共石城县委关于制定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县政府编制了《纲要(草案)》,提交大会审查。

关于总体要求的考虑。主要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西和赣州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市委“三大发展战略”[8],聚焦“六大主攻方向”[9],高质量打造“两地三区”[10],奋力谱写新时代实力时尚幸福石城建设新篇章。

关于主要目标的考虑。围绕县委《建议》提出的“十四五”奋斗目标和2035年远景目标,设置了32个具体指标,包括21个预期性指标、11个约束性指标,其中GDP年均增长9%左右。这些目标考虑了“稳”的要求,更突出了“进”的目标,通过努力完全可以实现。

关于重点任务的考虑。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对县委《建议》进行细化量化,从产业发展、乡村振兴、全域旅游等14个方面,部署各领域重点工作,提出了一系列重大项目、重大平台、重大改革、重大措施。

各位代表,《纲要(草案)》经大会审查通过后,将成为我县“十四五”发展的任务书、路线图、时间表。我们要坚定信心、咬定目标、接续奋斗,奋力把宏伟蓝图变成美好现实!

三、2021年工作安排

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是建党100周年,也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关键之年,处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做好今年工作,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省委十四届十二次全会、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市委五届十次全体(扩大)会议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西和赣州重要讲话精神,聚焦“作示范、勇争先”的目标定位和“五个推进”[11]的重要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目的,认真落实省委“二十四字”工作思路[12]和市委“三大发展战略”,巩固拓展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聚焦科技创新、工业倍增升级、乡村振兴、新型城镇化、现代服务业、基础设施建设,努力使石城成为全国知名的温泉康养旅游目的地、品牌运动鞋服智造基地,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乡村振兴示范区、红色基因传承示范区(即“两地三区”),切实在构建新发展格局、深化改革开放、统筹城乡发展、增进老区人民福祉、传承红色基因上作表率,确保“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

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9%左右;财政总收入增长8%左右,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口径)增长9.8%左右;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9.8%左右;实际利用外资增长7.5%左右;出口总额增长5%左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2%左右;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左右。

今年的政府工作,重点抓好七个方面:

(一)坚持谋创新、促转型,提升产业能级再上新台阶

围绕发展壮大实体经济,在做大总量中调优结构、在提升质量中转型升级,加快构建支撑高质量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

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进一步加大科技创新扶持力度,撬动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力争R&D经费[13]支出占GDP比重提高到1.5%以上,培育“专精特新”企业[14]4家以上,申报“小巨人”企业[15]1家以上。实施技改专项行动,推动传统优势产业向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发展,力争工业技改投资增速达15%以上、工业技改投资占工业固投比重达50%以上深入实施“人才强县”战略,健全人才激励机制,筹建深圳、厦门招才引智联络站,举办招才引智大会,加快引进各类人才。推进实施人才“安居工程”,全面兑现人才激励政策,激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支持企业与科研院所、高等学校组建产学研用合作体,争取中科院赣江创新研究院、赣南师范大学、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来我县建立博士工作站,打造创新创造强劲引擎抢抓数字经济发展机遇,深入推广工业互联网和5G技术,推动“机器换人”[16],打造一批“数字车间”[17]“智能工厂”[18],实施智慧物流、智慧旅游、智慧交通、数字金融等工程,探索发展智能产业和大数据、云计算[19]等数字经济,不断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推动工业倍增升级。深入实施开发区创新发展三年倍增行动,推进“管委会+平台公司”运营模式,加快工业园区平台建设,新增园区平台1500亩、标准厂房10万平方米以上。深化“亩均论英雄”[20]改革,实施“腾笼换鸟”[21]工程,盘活土地资源,力争工业园区亩均投资强度、亩均营业收入均达400万元以上。加快推进石城产业园调规扩园以及原温坊工业园退城进园,完成小松、屏山创业园污水处理厂建设,推动园区向产城融合发展。坚持“龙头企业拉动、配套企业跟进、产业集群发展”的思路,引进鞋服类企业10家以上,加快双特体育、开心米奇、海润制衣、龙升体育、鞋服电商公共服务中心等项目建设,完善产业链条,促进鞋服产业集群壮大,努力打造品牌运动鞋服智造基地。加快推进硅产业园建设,引进硅产品精深加工企业2家以上,加快精制石英砂、高纯石英砂、硅微粉等产品开发,打造新的百亿产业集群。推动新型机械制造、绿色食品、新能源、矿产品精深加工等产业转型升级,不断优化工业产业结构,推动工业倍增升级。

推动服务业提质增效。坚定不移走全域旅游发展之路,全力推进通天寨创国家级旅游度假区、阻击战纪念园、钢琴教育城、未来科技城、赣江源综合旅游区、闽粤通衢历史文化街区等重大文旅项目建设,做大做强老景区,进一步提升旅游品质。围绕建设全国知名的温泉康养旅游目的地,差异化开发建设各具特色的温泉康养项目,重点推进森林温泉二期、天沐温泉二期、花海温泉二期等项目建设;依托我县丰富文旅资源,打造世界级温泉旅游城市超级IP。围绕粤港澳大湾区重点客源城市,加快开发乡村旅游、研学旅游、红色旅游特色精品旅游线路,组织办好温泉产业发展高层论坛、旅游文化节等系列活动。围绕完善旅游要素,全面提升高品质酒店建设运营,鼓励发展精品民宿,确保年内床位数过万张;争取开通我县至粤港澳大湾区、兴国、南丰等地旅游直通车,完成江背至南坑、睦富桥至松山桥旅游公路建设;完善游客集散中心功能,建立高效智慧旅游信息服务,开启5G智慧旅游新时代。推动旅游产业融合化发展,大力发展工业旅游、农业观光、电子商务、现代商贸、普惠金融、银发经济[22]等与休闲旅游配套衔接的现代服务业,实现旅游产业全域辐射

(二)坚持稳投资、促消费,深化扩大内需再作新贡献

深入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充分发挥流通的先导性、投资的关键性、消费的基础性作用,努力在畅通经济循环中展现更大作为。

精准扩大有效投资。抢抓国家宏观政策逆周期调节窗口期,以及国务院出台新时代支持革命老区振兴发展意见等有利时机,结合我县实际,科学谋划一批补短板、强弱项、优结构、增后劲的重大项目、重大工程,确保全年争取资金25亿元以上。扎实开展“项目六大会战”[23],大力推进“两新一重”[24]建设,以大项目引领大投资,以大投资带动大发展,全年安排重大项目115个,年度计划投资113亿元。加快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汽车客运站新站、城乡加油站、七机排水库等重大民生项目建设,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充分发挥政府投资导向作用,激发民间投资活力,提高民间投资比重,持续扩大有效投资。强化用地、资金等要素保障,确保重大项目投资建设快速高效。

大力释放消费潜力。深入实施商贸消费升级行动,举办直播带货、大型促销等活动,引导消费热点,持续扩大内需。做精“全莲宴”“十大碗”等石城特色菜,促进餐饮消费。加快充电桩、换电站等设施建设,促进新能源汽车消费。依托县城“一江两岸”美景,以旅游文化街、仙源坊美食街、琴江廊桥、爱琴广场、森林温泉小镇等为聚客平台,丰富夜间消费业态,全力打造集餐饮、休闲、购物、住宿、养生、游乐于一体的高品质夜间消费街区。加快培育在线消费、体验消费、时尚消费等新的消费增长点,持续激发消费潜力。加强商品质量安全监督检查,营造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

完善现代流通体系。抢抓交通强省建设契机,加快206国道小松至石子排段改建工程、高速石城北出口至206国道新连接线建设,推动兴泉铁路尽快通车、通用航空机场早日开工,加快形成现代综合交通运输网络。大力推进智慧物流园项目建设,整合县内物流快递资源,建设现代综合性智慧物流服务系统,构建通达全国的物流体系。引进优质电商(平台)企业、运营团队和配套服务企业等,构建完善的电商产业生态链,助力县域产品线上销售。深入开展城乡高效配送试点,实现乡村物流集中配送网络全覆盖,力争农村电商“即日达”。

(三)坚持抓统筹、强基础,推进乡村振兴再谱新篇章

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补齐“三农”短板,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巩固脱贫成果。严格落实“四个不摘”[25]和五年过渡期要求,持续抓实产业扶贫、就业扶贫、消费扶贫、易地搬迁后续扶持,健全完善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及时发现、及时帮扶易返贫致贫人口,坚决守住防止规模性返贫底线。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战略有效衔接,促进已脱贫群众持续增收、逐步致富。健全城镇扶弱助困机制,进一步巩固城镇贫困群众脱贫解困成效。

提升农业质效。高质量推进3.5万亩高标准农田改造,加快完善田间配套工程,推进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确保旱涝保收、高产稳产。坚守耕地红线,稳定粮食播种面积,提升粮食和重要农产品安全供给能力。扎实开展油茶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持续推动白莲、蔬菜、翻秋花生、薏仁、脐橙、贡米、山地鸡、中草药等产业规模化发展,力争新增“两品一标”[26]农产品5个以上,不断做大做强特色优势产业。加快推进正邦集团生猪产业链项目,完成畜禽定点屠宰场及冷链配送中心等配套建设,恢复生猪生产,稳定肉类供应。完善农产品质检中心“双认证”[27]体系建设,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加快推进“农业+电商”发展模式,推动农业产业“接二连三”,让农业有奔头、农民能致富

深化农村改革。着力推进农村宅基地改革,有效盘活闲置宅基地和农房。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推动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全面实施农技推广服务特聘计划,探索公益性和经营性农技推广融合发展机制,加快培养各类农业经营服务人才,打造新型职业农民队伍。落实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政策,加快培育农民合作社及联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鼓励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加快农业田园综合体、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区)建设,推动农业与旅游、教育、文化、康养深度融合,拓宽农业发展空间。

建设美丽乡村。深入开展乡村建设行动,按照新时代“五美”[28]乡村要求,实施秀美乡村建设“1+2+N”[29]模式,开展片区化、组团化建设,打造屏山、横江乡村振兴示范点。深入推进乡镇建设三年行动,突出抓好圩镇环境整治、建筑风貌管控,补齐道路、农贸市场、停车场等功能短板。推动赣江源镇、小松镇创建国家卫生乡镇。加快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提升工程,持续改善提升乡容村貌,确保成功创评全省美丽宜居示范县。推动乡村治理现代化,加快乡村综治中心、农村社区警务室、农村“雪亮工程”[30]建设,进一步完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深入实施农村“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广泛开展法治进乡村活动,积极创建“民主法治示范村”。深化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建设,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持续开展文明村(镇)、“文明信用户”“身边好人”等创评活动,大力推进移风易俗,传承弘扬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

(四)坚持强功能、提品质,建设人民城市再上新水平

按照“四精”理念,深入推进城市功能与品质提升三年行动,巩固提升国家卫生县城创建成果,打造功能完善、生态宜居、管理有效、充满活力的精致县城。

致力精心规划。加快编制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优化重点区域、重要节点城市设计,科学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推进“多规合一”[31]。深化主体功能分区,优化国土空间布局,构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利用新格局,推进城乡一体均衡化发展。抓好城市绿地系统专项规划、市政设施专项规划、自然保护地专项规划编制,着力构建科学完备、上下衔接、左右连贯的城市规划体系。

致力精致建设。贯通栏皋路等6条断头路,建成发展九路等5条城市主次干道和支路,进一步畅通城市交通脉络。规划并启动城北商贸综合体建设。大力推进老旧小区改造,不断提升老旧小区居民幸福指数。改造提升东城大道等4条街道建筑立面,持续提升城市颜值。加快数字城管指挥中心、城区生活污水处理厂扩容工程、城镇生活垃圾分类设施、建筑垃圾消纳场、餐厨垃圾处理站、工业废物处理场等配套设施建设,持续完善城市功能。建设改造一批停车设施,加快推进智慧停车项目建设,有效缓解停车难题。加快返迁安置房建设步伐,让棚改群众早日住上新房。

致力精细管护。组织开展“城市体检”,为各类“城市病”制定治疗“良方”。推进城市细节整治“八大专项行动”[32],以“绣花精神”治理城市乱象。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继续推行“路长巷长”制以及网格化管理,深化“门前三包”责任制,持续开展“脏乱差堵”综合治理,争创省级文明城市。建立健全无物业管理老旧小区管理机制,确保县城30%无物管小区引进专业物管。大力推进城市执法体制改革,解决多头执法问题,构建权责统一的城市管理新机制。推进“智慧城管”建设,提升管理效率和水平。加快构建“社区+城管”工作机制,确保城市管理常态化、全覆盖。

致力精美呈现。注重新老城区城市风貌融合过渡,保护城市水体山体,合理控制“一江两岸”建筑高度,打造全省、全市有影响的城市滨水空间和特色风貌街区。实施好城区三条小河治理、河道岸线修复及景观修复工程,加大梅福片区、兴隆片区集中绿地及公园建设,建设一批旅游文化小品,打造更多城市景观。量力而行推进县城“一江两岸”亮化提升,打造特色夜景灯光小品。结合背街小巷、老旧小区改造,大力推进拆墙透绿和城区裸露土地整治,扩大城市绿量,丰富城市绿化树种和绿化主题,力争到年底县城建成区绿地率、绿化覆盖率分别达到41%、45%,争创国家森林城市。

(五)坚持聚动能、优环境,深化改革开放再添新活力

进一步解放思想,推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改革开放,着力打造“四最”[33]营商环境。

推进更深层次改革。按照时间节点完成全领域事业单位改革,均衡科学配置事业资源。深入推进国资国企改革,健全现代企业制度,力推企业市场化转型,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持续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探索深化区域生态环保合作新机制和新模式统筹推进教育综合改革,落实新高考改革各项措施,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进一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提升基层卫生健康服务能力。深化医保制度改革,完善门诊统筹制度,加快推进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服务。深化应急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

推动更高水平开放。围绕我县首位产业和优势产业,主动加强与粤港澳大湾区产业协作配合,持续开展“三请三回”“三企”入赣[34]等各类招商活动,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招商引资,重奖有功人员,力争引进总投资5000万元以上项目20个以上,其中亿元以上项目10个以上、20亿元以上项目1个以上。大力实施“优进优出”战略,鼓励文化旅游、优质农产品、鞋服产品等走向国际市场。鼓励传统企业“触网”销售,支持各类外贸企业与国际电商平台合作,积极培育自主跨境电商平台,推动外贸稳定增长

营造更具活力环境。优化再造投资项目前期审批流程,深入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四统一”[35],全面推广“容缺审批+承诺制”办理模式和“六多合一”[36]集成式审批,着力解决工程建设项目审批中的难点、痛点、堵点。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快推进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改革试点,尽快实现“一枚印章管审批”加快推进市民服务中心二期建设,实现企业和办事群众“进一扇门,办所有事”推动“赣服通”石城分厅4.0版上线运行,基本实现政务服务高频事项“跨省通办、市内通办”强化事中事后监管,推动跨部门“双随机”联合检查,让企业“一次抽查、全面体检”“一处违法、处处受限”。积极开展营商环境评价,深化“大众评公务”活动,建立健全县乡两级政务服务“好差评”工作机制,提升12345政府服务热线办理质量,建设政务服务满意度“一等县”。进一步深化“降成本优环境”专项行动,深入开展精准扶企系列活动,更好服务市场主体、优化市场环境、激发市场活力。

(六)坚持守底线、强治理,推进生态文明再绘新画卷

纵深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做好治山理水、显山露水文章,努力描绘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清新的美丽新画卷。

做好绿色发展“加法”。积极添绿护绿,全面完成9600亩人工造林和27100亩低质低效林改造,新增13.9万亩集体天然林保护任务,抓好松材线虫病疫情监测防控,确保森林覆盖率稳定在76%以上,筑牢绿色生态屏障。继续做好森林乡村和乡村森林公园创建、申报,加强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建设,保护好生态资源,让绿水青山成为石城高质量发展的厚重底色。依托绿色生态优势,大力发展低碳工业、生态农业、循环农业、林下经济、森林康养、生态旅游等绿色生态产业,启动国家“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创建,加快打通“两山”转换通道。

做好污染防治“减法”。抓实2020年省环保督察“回头看”反馈问题整改。打好蓝天保卫战,扎实做好城区烟花爆竹禁燃禁放工作,落实城区建筑工地“六个百分百”[37]措施,确保空气质量优良率稳定在99%以上。打好碧水保卫战,深入开展饮用水水源地保护、黑臭水体整治、农村污水治理等专项行动,系统推进污水治理和水资源保护,确保县出境断面、县城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等水质100%达标。打好净土保卫战,抓好塑料污染、农业面源污染、畜禽养殖污染等防范治理,保护好一方净土。加快推进垃圾分类试点,完成城区两个居民小区和一个乡镇的分类试点工作。

做好综合治理“乘法”。深入落实河(湖)长制、林长制,严格执行环境保护工作责任规定、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和损害赔偿等制度,全面推行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严肃查处各类生态环境违法行为营造“环境有价、损害担责”的浓厚氛围加快国家生态综合补偿试点县建设,推动生态保护补偿工作制度化常态化。全力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确保赣江源国家湿地公园通过国家验收,努力打造生态文明建设“石城样板”。

(七)坚持强保障、惠民生,提升群众幸福指数再交新答卷

坚守为民服务宗旨初心,把有限的财力最大限度用在为民谋利、替民解难上,让发展更有温度、幸福更有质感。

持续强化民生保障。坚持就业优先不动摇,加大援企稳岗力度,新增城镇就业2300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3400人以上,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深入开展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完成职业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2000人以上。持续扩大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非贫困人口大病医疗补充保险覆盖面,进一步提高保障水平。着力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切实兜牢民生底线。实施乡镇级公益性墓地扩容提升工程,基本实现城乡公益性公墓(骨灰堂)全覆盖。继续加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完成三年行动目标任务。持续抓好省级“双拥模范县”创建,加快荣誉军人休养院建设,营造军爱民、民拥军的和谐氛围。

不断繁荣社会事业。实施城区义务教育学校扩容工程,加快推进石城一小城北校区、实验中学、东城中小学建设,争取再启动两至三所城区新学校建设,建成2所小区配套幼儿园,确保石城中学新校区整体投入使用,有效解决城区学校“大班额”“大校额”问题。加快推进“重走长征路”健身步道建设,推动冰球等体育事业高质量发展。加快文化强县建设,将图书馆、博物馆打造成国家一级馆,办好灯彩展演、建党百年文化活动繁荣发展文化事业,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加速推进疾控中心、传染病医院、赣江源镇中心卫生院等项目建设,补齐医疗卫生领域短板弱项。

始终维护安全稳定。坚持常态化精准防控和局部应急处置有机结合,守牢疫情不反弹底线健全政府债务管理制度,防范互联网金融风险,促进房地产市场稳健发展,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持续推进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防止重特大事故发生。强化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争创省级食品安全治理示范县。加强国防动员体系建设,全面提升应急应战能力。统筹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和禁毒工作,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进一步完善治安防控体系,让城乡更安宁、群众更安乐。

各位代表,新的蓝图已经绘就,新的征程即将开启。我们将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继续巩固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扎实推进“五型”政府建设,不断提高政府治理现代化水平。锤炼忠诚之魂。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不断提高政府系统党员干部的政治判断力、领悟力和执行力,把党的全面领导贯穿政府工作全过程、各方面。夯实法治之基。深入推进法治政府建设,严格依法行政,加强政务公开,自觉主动接受人大、政协和各方面监督,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强化担当之责。大力弘扬“事事马上办、人人钉钉子、个个敢担当”的优良作风不说不能办、只说怎么办,坚决把“绊脚石”踢开、把“拦路虎”赶走、把“紧箍咒”打破,让敢担当、善落实成为全县政府系统的鲜明特质。弘扬清廉之风。持之以恒抓好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意识形态工作,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坚决破除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厉行勤俭节约,以政府过“紧日子”,换群众过好日子。

各位代表,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扬帆。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以奔跑的姿态前行,用决战的状态实干,全面开启建设“两地三区”新征程,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石城新篇章,以优异成绩向建党100周年献礼!

附件

《政府工作报告》名词注释

[1]六稳: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

[2]六保: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保粮食能源安全、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保基层运转。

[3]六大攻坚战主攻工业、精准扶贫、新型城镇化、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基础设施建设六大攻坚战

[4]白改黑:水泥路面改为沥青路面。

[5]“五型”政府:忠诚型、创新型、担当型、服务型、过硬型政府。

[6]六清二改一管护:清垃圾、清塘沟、清废弃物、清乱堆乱放、清乱搭乱建、清残垣断壁、改美庭院、改好习惯、管护村庄环境

[7]信访“三无县”全年无进京重复上访和集体上访、无赴省重复集体上访和50人以上大规模集体上访、无因信访问题引发的极端恶性事件和舆论负面炒作的县

[8]三大发展战略:新时代赣南苏区振兴发展、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桥头堡和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

[9]六大主攻方向:科技创新、工业倍增升级、乡村振兴、新型城镇化、现代服务业、基础设施建设。

[10]两地三区:温泉康养旅游目的地、品牌运动鞋服智造基地,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乡村振兴示范区、红色基因传承示范区。

[11]五个推进: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推进改革开放走深走实、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推进社会治理创新、推进红色基因传承。

[12]“二十四字工作思路:创新引领、改革攻坚、开放提升、绿色崛起、担当实干、兴赣富民。

[13]R&D经费: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

[14]“专精特新”企业:具有“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特征的工业中小企业

[15]“小巨人企业:指业绩良好,极具发展潜力和培育价值处于成长初期的小企业。通过培育推动其快速健康成长,最终成为行业中或本区域的“小巨人”。

[16]机器换人:以现代化、自动化的装备对企业进行智能技术改造,实现“减员、增效、提质、保安全”的目的。

[17]数字车间:在生产车间综合应用数字化、网络化技术实现生产自动化,以降本提质增效、快速响应市场为目的。

[18]智能工厂:利用各种现代化的技术,实现工厂的办公、管理及生产自动化。

[19]云计算:网络计算。

[20]亩均论英雄:以提高“亩产效”为核心,通过对企业亩均效益的综合评价和资源要素的优化配置,推动资源要素向优质企业、区域集中。

[21]腾笼换鸟:开展对企业未利用土地腾退工作,清理“僵尸企业”,盘活土地利用效率,引进新的企业,促进产业升级。

[22]银发经济:又称老年产业、老龄产业,指的是随着社会老龄化而产生的专门为老年人消费服务的产业。

[23]项目六大会战:工业、农业、服务业、重大基础设施、新基建、公共服务项目建设大会战。

[24]两新一重: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新型城镇化建设,交通、水利等重大工程建设。

[25]四个不摘: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

[26]两品一标: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

[27]双认证:检验检测实验室资质认定证书(CMA)、检验检测机构考核认证证书(CATL)。

[28]五美:产业兴旺之美、自然生态之美、文明淳朴之美、共建共享之美、和谐有序之美

[29]1+2+N:每年建成1个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县级成型精品示范区、2个县级储备示范区、N个乡镇示范区。

[30]雪亮工程:公共安全视频监控联网应用。

[31]多规合一: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城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等多个规划融合到一个区域上,实现一个市县一本规划、一张蓝图,解决现有各类规划自成体系、内容冲突、缺乏衔接等问题。

[32]八大专项行动:功能设施完善、环境卫生保洁、市容市貌整治、城市更新改造、彰显城市特色、绿化亮化提升、市政设施修补、工程管理提升等八大专项行动。

[33]四最:政策最优、成本最低、服务最好、办事最快。

[34]“三请三回”“三企”入赣:请乡友回家乡,请校友回母校,请战友回驻地;央企、民企、外企入赣。

[35]四统一:统一审批流程、统一信息数据平台、统一审批管理体系和统一监管方式。

[36]六多合一:多证合一、多规合一、多介合一、多评合一、多审合一、多测合一。

[37]六个百分百:施工工地周边100%围挡,物料堆放100%覆盖,出入车辆100%冲洗,施工现场地面100%硬化,拆迁工地100%湿法作业,渣土车辆100%密闭运输。

石城县十八届人大次会议秘书处         20214月印发

相关文章:
【图解】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