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县政府各部门信息公开目录>横江镇>工作动态

石城:用好红色资源 赓续红色血脉

访问量:

石城:用好红色资源 赓续红色血脉

  石城县是原中央苏区全红县之一,红色号角曾在这里吹响,红色精神浸润着这片土地。为用好红色资源,赓续红色血脉,近年来,石城县用心用情用力保护好、传承好、运用好红色资源,让红色资源“活”起来、红色基因传下去、红色旅游旺起来。

  红色资源“活”起来

  走进石城县横江镇太雷县苏维埃政府旧址,灰白外墙修缮一新,颇具古韵古香,厅内立柱上依稀可见留存的红色标语,各处文字、图表、照片、情景绘画等生动形象地再现了革命历史。“因为年久失修,当时旧址成了危房,县里派专家按照整旧如旧的原则,对旧址进行抢救性修复,有效保护了这一革命遗址。”横江镇党委委员、宣统委员赖陶说。

  横江镇是苏维埃国家银行秘密金库所在地,也是原中央苏区直属县太雷县苏维埃政府旧址所在地,红色资源丰富。为留住红色资源,赓续红色血脉,石城县争取中央组织部资金300余万元、中央彩票公益金2070万元抢修太雷县苏维埃政府旧址、全面修缮秘密金库旧址、新建秘密金库陈列馆等,让红色资源重焕光彩。

  红色资源是红色文化的载体,保护好才能传承好。近年来,石城县对红色资源进行全面摸底,分阶段、分步骤开展修缮保护,对部分维修好的革命遗址遗迹进行复原陈列。目前,石城县共向上争取资金3000余万元用于抢修红色遗址,投入1600余万元,对红色名村的革命文物进行全面修缮和提升打造,让红色资源重新“活”起来。

  红色基因传下去

  “如果有机会,我也很想像太爷爷一样,去参军,去保家卫国。”站在“七根火柴”塑像前,革命烈士郑金煜的玄孙郑鑫文认真地说。近日,石城中学众多团员学生和郑金煜的玄孙郑鑫文、郑皓文来到“七根火柴”廉洁文化教育基地,聆听郑金煜、廖学经的红色故事。

  1935年,红军进入川西北的不毛之地松潘,严寒恶劣的自然环境是红军战士面临的最大困难。衰弱得腰都直不起来,只能用背包撑起身子,被战友们轮流扶着走的石城籍红军小战士郑金煜直到生命最后一刻,都没有点燃一根火柴为自己取暖。郑金煜不畏牺牲、廉洁正直的精神令在场学生动容。

  打造“七根火柴”廉洁文化教育基地、推进石城县革命烈士纪念馆建设网上数字展馆、开展以“奋进新时代 传播好声音”为主题的“红色故事我来讲”活动……今年以来,石城县以推动建设全国红色基因传承示范区为目标,加快红色研学基地建设、做大做强红色教育培训、深化红色基因研究阐释等,多措并举探索红色研学实践。目前,该县已获批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个、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5个、市级红色教育培训基地3个。

  红色旅游旺起来

  石城县革命烈士纪念馆、丹溪村少共国际师指挥部旧址、秋溪整编旧址、太雷县苏维埃政府旧址……中秋假期,石城县红色旅游景点成为市民出游的热门打卡地,掀起了一股红色旅游热潮。

  “1934年,与石城相邻的广昌驿前陷入敌手后,红都瑞金北部就剩下石城这最后一道屏障,为了迟滞敌人进攻的脚步,红军带着石城人民奋力抵御……”在石城县革命烈士纪念馆,游客郑文辉在给自己的孩子讲述石城阻击战的故事。一张张珍贵的老照片,一件件沉淀着岁月的历史展品,真实呈现了党带领石城人民艰苦战斗的历史。

  在赣江源镇秋溪村,只见秋溪整编地、红色讲堂、红五军团司令部等众多红色遗址游人如织,不少游客带着孩子慕名而来,感受红色文化、重温革命岁月。

  近年来,石城县不断夯实红色旅游基础,精心打造红色旅游项目和产品,全力讲好红色故事,用好招引客流政策,结合石城与深圳、广州、东莞等地合作关系,在粤港澳大湾区城市和长征沿线重点城市等开展红色文化招学引学活动,不断推进红色旅游与生态体验、现场研学、乡村振兴融合,做好“红色+古色+绿色”结合文章。

相关文章:
横江镇 横江镇

石城:用好红色资源 赓续红色血脉

横江镇 2024-09-29

石城:用好红色资源 赓续红色血脉

  石城县是原中央苏区全红县之一,红色号角曾在这里吹响,红色精神浸润着这片土地。为用好红色资源,赓续红色血脉,近年来,石城县用心用情用力保护好、传承好、运用好红色资源,让红色资源“活”起来、红色基因传下去、红色旅游旺起来。

  红色资源“活”起来

  走进石城县横江镇太雷县苏维埃政府旧址,灰白外墙修缮一新,颇具古韵古香,厅内立柱上依稀可见留存的红色标语,各处文字、图表、照片、情景绘画等生动形象地再现了革命历史。“因为年久失修,当时旧址成了危房,县里派专家按照整旧如旧的原则,对旧址进行抢救性修复,有效保护了这一革命遗址。”横江镇党委委员、宣统委员赖陶说。

  横江镇是苏维埃国家银行秘密金库所在地,也是原中央苏区直属县太雷县苏维埃政府旧址所在地,红色资源丰富。为留住红色资源,赓续红色血脉,石城县争取中央组织部资金300余万元、中央彩票公益金2070万元抢修太雷县苏维埃政府旧址、全面修缮秘密金库旧址、新建秘密金库陈列馆等,让红色资源重焕光彩。

  红色资源是红色文化的载体,保护好才能传承好。近年来,石城县对红色资源进行全面摸底,分阶段、分步骤开展修缮保护,对部分维修好的革命遗址遗迹进行复原陈列。目前,石城县共向上争取资金3000余万元用于抢修红色遗址,投入1600余万元,对红色名村的革命文物进行全面修缮和提升打造,让红色资源重新“活”起来。

  红色基因传下去

  “如果有机会,我也很想像太爷爷一样,去参军,去保家卫国。”站在“七根火柴”塑像前,革命烈士郑金煜的玄孙郑鑫文认真地说。近日,石城中学众多团员学生和郑金煜的玄孙郑鑫文、郑皓文来到“七根火柴”廉洁文化教育基地,聆听郑金煜、廖学经的红色故事。

  1935年,红军进入川西北的不毛之地松潘,严寒恶劣的自然环境是红军战士面临的最大困难。衰弱得腰都直不起来,只能用背包撑起身子,被战友们轮流扶着走的石城籍红军小战士郑金煜直到生命最后一刻,都没有点燃一根火柴为自己取暖。郑金煜不畏牺牲、廉洁正直的精神令在场学生动容。

  打造“七根火柴”廉洁文化教育基地、推进石城县革命烈士纪念馆建设网上数字展馆、开展以“奋进新时代 传播好声音”为主题的“红色故事我来讲”活动……今年以来,石城县以推动建设全国红色基因传承示范区为目标,加快红色研学基地建设、做大做强红色教育培训、深化红色基因研究阐释等,多措并举探索红色研学实践。目前,该县已获批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个、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5个、市级红色教育培训基地3个。

  红色旅游旺起来

  石城县革命烈士纪念馆、丹溪村少共国际师指挥部旧址、秋溪整编旧址、太雷县苏维埃政府旧址……中秋假期,石城县红色旅游景点成为市民出游的热门打卡地,掀起了一股红色旅游热潮。

  “1934年,与石城相邻的广昌驿前陷入敌手后,红都瑞金北部就剩下石城这最后一道屏障,为了迟滞敌人进攻的脚步,红军带着石城人民奋力抵御……”在石城县革命烈士纪念馆,游客郑文辉在给自己的孩子讲述石城阻击战的故事。一张张珍贵的老照片,一件件沉淀着岁月的历史展品,真实呈现了党带领石城人民艰苦战斗的历史。

  在赣江源镇秋溪村,只见秋溪整编地、红色讲堂、红五军团司令部等众多红色遗址游人如织,不少游客带着孩子慕名而来,感受红色文化、重温革命岁月。

  近年来,石城县不断夯实红色旅游基础,精心打造红色旅游项目和产品,全力讲好红色故事,用好招引客流政策,结合石城与深圳、广州、东莞等地合作关系,在粤港澳大湾区城市和长征沿线重点城市等开展红色文化招学引学活动,不断推进红色旅游与生态体验、现场研学、乡村振兴融合,做好“红色+古色+绿色”结合文章。

石城县人民政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