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县政府各部门信息公开目录>小松镇>工作动态

党建引领“破圈”共治,基层治理“出圈”共赢

访问量:

党建引领“破圈”共治,基层治理“出圈”共赢

  近年来,石城县小松镇以党建为引领,通过“破圈”思维整合资源、凝聚合力,推动基层治理从单一管理向多元共治转变,实现政府治理与社会调节、居民自治的良性互动,让治理成效真正“出圈”,惠及千家万户。

  党建引领集民意,壮大基层“核心圈”。小松镇以“红色引擎”驱动治理创新,构建“镇党委—村党支部—网格小组”三级组织体系,全镇17个村(社区)设立网格长293名,网格员957名,推动党建与网格化管理深度融合,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全域覆盖网络。通过“雁阵工程”培育村级后备干部,实施“党员联户、网格包片”机制,让党员在政策宣传、矛盾调解、民生服务中亮身份、作表率,确保“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镇”。为精准对接群众需求,小松镇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红色议事厅等阵地,常态化开展“敲门行动”“板凳会”,收集“微心愿”“急难愁盼”,建立“问题—责任—整改”闭环管理机制,确保民意有人听、诉求有人管。镇人大还创新“坐班接待+网格走访”模式,组织代表深入选区,推动治理触角直达“神经末梢”。

  多元参与聚民力,扩大联建“治理圈”。通过“党建+”模式,整合村“两委”、乡贤能人、社会组织等资源,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共同体。在矛盾调解领域,小松镇深耕“联、排、处、宣”四字诀,联合司法所、派出所等部门建立“一站式”调处平台,推行“123”工作法,通过“1个平台整合资源、2项机制协同发力、3个闭环全程管控”,确保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今年以来,网格内共排查矛盾纠纷116起,化解116起,化解率100%。此外,小松镇还探索“银村共建”模式,与县农银行、邮储银行合作,打造“信用积分超市”,通过积分兑换奖励激发村民参与治理的积极性,实现乡村治理从“推着干”到“争着干”的转变。

创新方式解民忧,放大共享“幸福圈”。“微治理”赋能“大民生”,打造“红色说事场”“新风亭”等议事平台,将政策宣讲、文化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依托综合文化站、农家书屋、公益电影放映等载体,让村民享受“四季村晚”“我们的节日”等精神盛宴。针对“一老一小”特殊群体,小松镇推出精准服务,通过“和美集市”提供义诊、义剪等便民项目,让治理温度可感可触。在产业发展上,依托“信用积分超市”,全面整合电子商务、邮政快递、村级产业等资源,通过电商惠农,探索出“电子商务+积分超市”新模式,走出一条党组织领办合作社新路径。

下一步,小松镇将继续深化“红引擎+微治理”模式,推动治理资源向一线倾斜、服务效能向全域提升,为乡村振兴注入持久动能。

相关文章:
小松镇 小松镇

党建引领“破圈”共治,基层治理“出圈”共赢

小松镇 2025-07-10

党建引领“破圈”共治,基层治理“出圈”共赢

  近年来,石城县小松镇以党建为引领,通过“破圈”思维整合资源、凝聚合力,推动基层治理从单一管理向多元共治转变,实现政府治理与社会调节、居民自治的良性互动,让治理成效真正“出圈”,惠及千家万户。

  党建引领集民意,壮大基层“核心圈”。小松镇以“红色引擎”驱动治理创新,构建“镇党委—村党支部—网格小组”三级组织体系,全镇17个村(社区)设立网格长293名,网格员957名,推动党建与网格化管理深度融合,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全域覆盖网络。通过“雁阵工程”培育村级后备干部,实施“党员联户、网格包片”机制,让党员在政策宣传、矛盾调解、民生服务中亮身份、作表率,确保“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镇”。为精准对接群众需求,小松镇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红色议事厅等阵地,常态化开展“敲门行动”“板凳会”,收集“微心愿”“急难愁盼”,建立“问题—责任—整改”闭环管理机制,确保民意有人听、诉求有人管。镇人大还创新“坐班接待+网格走访”模式,组织代表深入选区,推动治理触角直达“神经末梢”。

  多元参与聚民力,扩大联建“治理圈”。通过“党建+”模式,整合村“两委”、乡贤能人、社会组织等资源,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共同体。在矛盾调解领域,小松镇深耕“联、排、处、宣”四字诀,联合司法所、派出所等部门建立“一站式”调处平台,推行“123”工作法,通过“1个平台整合资源、2项机制协同发力、3个闭环全程管控”,确保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今年以来,网格内共排查矛盾纠纷116起,化解116起,化解率100%。此外,小松镇还探索“银村共建”模式,与县农银行、邮储银行合作,打造“信用积分超市”,通过积分兑换奖励激发村民参与治理的积极性,实现乡村治理从“推着干”到“争着干”的转变。

创新方式解民忧,放大共享“幸福圈”。“微治理”赋能“大民生”,打造“红色说事场”“新风亭”等议事平台,将政策宣讲、文化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依托综合文化站、农家书屋、公益电影放映等载体,让村民享受“四季村晚”“我们的节日”等精神盛宴。针对“一老一小”特殊群体,小松镇推出精准服务,通过“和美集市”提供义诊、义剪等便民项目,让治理温度可感可触。在产业发展上,依托“信用积分超市”,全面整合电子商务、邮政快递、村级产业等资源,通过电商惠农,探索出“电子商务+积分超市”新模式,走出一条党组织领办合作社新路径。

下一步,小松镇将继续深化“红引擎+微治理”模式,推动治理资源向一线倾斜、服务效能向全域提升,为乡村振兴注入持久动能。

石城县人民政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