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化管理 保姆式服务
——石城县积极探索农业现代化农田水利工程维养新模式
石城县地处赣江源头,是全省第二批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整体推进县。我县立足县情,紧紧围绕改革重点,克服困难,大胆创新,积极探索了一条“企业化管理,保姆式服务”的农田水利工程管护模式,通过招投标选定了石城县水利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承担全县农田水利水源和骨干工程维养任务。具体做法如下:
一、突出“清”字,力争维养任务底数清
委托技术支撑帮扶单位标绘了石城县水源、骨干工程分布图,建立了工程详细名录,673处骨干工程、626.95公里灌溉渠道,78座水源山塘、235座水陂、9座提灌站、9座水轮泵站均有图表对应,工程规模和效益等指标参数全面摸排存档,做到底数清、任务明。
二、突出“优”字,把好维养企业资质关
我县11个乡镇一致推荐县水发公司为维养单位后,县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办督促指导水发公司迅速着手组建维养劳务队伍,12个维养劳务队伍分片区划定维养区域,维养覆盖全县11个乡镇。
三、突出“专”字,立足维养队伍专业化
明确维养责任,制定相关工作制度及考核办法,12支维养队伍的145位维养人员穿统一工作服、规范化施工作业,建立维养维修项目台账及维修养护记录,涵盖维修养护地点坐标位置和前后对比照片等具体参数。每个乡镇分别配备了1—2名维养巡查员开展日常巡查,并在田间地头设立服务内容及投诉电话,力争第一时间发现问题并及时处理。同时,每个乡镇聘请一名坚持原则,公道正派,责任心强的社会热心人士为“民间质量监督员”,实行一年一聘,颁发聘书,起到群众监督的作用,提升农民群众好感度和信誉度。应急维修项目在申报的同时由水发公司先行垫资修复,确保工程完好率保持100%。
四、突出“好”字,锚定维养质量不放松
举办维养业务培训班,讲授维养技术、维养标准、维养要求;组织乡镇分管领导及县水发公司管理层和12个维养劳务负责人,召开维养现场会,看现场、找差距,相互交流经验,查找不足,形成了一股你追我赶、争先创优的良好态势;县水利局派出7名技术干部协同县水发公司班子成员和工程部技术人员采取定人、定点划片包干责任制,提供技术指导、掌握维养进度、检查维养质量,督促做好每一条骨干工程坐标核定、渠道界址桩安装等工作,协调处理各种问题。
五、突出“严”字,把牢督查考核促落实
强化检查、督查,坚持做到责任单位督查与乡镇检查相结合,维养公司定期检查与日常检查相结合,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致函乡镇加强跟踪监管,督促整改,严厉查处弄虚作假、投机取巧等不良行为。2022年元月,县改革办联合乡镇组成验收组,对全县各乡镇灌溉面积大、维养难度大的骨干和水源工程进行重点检查,分别评出优良、合格和不达标三个等级,对维养质量不达标的劳务公司下发了限期整改通知书,并进行了处罚和通报。组织县水利局、乡镇和水发公司管理层不定期进行整改工作“回头看”,严格执行相关规定、制度和考核办法,确保高质量完成维养任务。
六、突出“责”字,突出奖惩定责任
组织技术力量对每座水源工程、每条骨干工程再次全面核实,确保准确率100%,并承担近10万元界址桩制作安装费用。为确保维养工作正常开展,在上级财政经费没有到位的情况下,根据全年维养工作量和验收等级结果由县水发公司先垫付一个季度相对应的劳务工资近50万元。根据维养工作重点分阶段下达维养任务清单,明确完成目标,质量标准,验收时间,进行日常维养,保持农田水利骨干工程畅通率100%,为农业生产增产增收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