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亏你们及时出具仲裁调解书,让我们这么快就通过法院执行拿回了全部的工资。”近日,石城县某酒店员工王某握着县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工作人员的手激动地说。据悉,因该酒店未能发放员工工资,王某等23名员工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接到案件后,监察员和仲裁员迅速行动,在积极调解下,双方最终达成一致,王某等23名员工也顺利拿到了全部工资。
这是县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在积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一个缩影。近年来,石城县始终坚持“调解为主、裁决为辅”的主基调,秉承“仲裁为民”的工作理念,将劳动纠纷解决在基层,致力于推动劳动维权向更有力度、精度、速度、温度走深走实。一是做实部门联动,维权更有力度。依托劳资纠纷和劳动人事争议调解“实诚办”平台,跨部门联合开展劳动争议调处工作,深化运用“仲裁调解+监察执法”工作机制,形成部门沟通、信息互通、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二是推行分类处理,维权更有精度。在劳动维权受理窗口由仲裁员、监察员、援助律师集中办公,为来访者提供专业处理建议,指导劳动者正确选择维权途径。对案件事实清楚、金额无争议的案件优先按照劳动监察程序处理,事实不清、金额有争议及其他应由劳动仲裁机构受理的,一次性告知劳动者申请劳动仲裁应准备的各项材料。三是探索线上仲裁,维权更有速度。响应“数字化”“智能化”时代号召,积极探索创新劳动仲裁工作思路,引进华宇“云仲裁”模式。通过“云仲裁”在线调解、庭审,进一步缩短劳动者维权距离、减轻维权成本,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四是加强事后监管,维权更有温度。对县调解仲裁机构作出仲裁裁决书或调解书的案件进行跟踪回访,主动联系劳动者和企业了解履行情况。加强与县法院的裁审衔接,了解仲裁裁决书、调解书强制执行或裁审情况,确保裁审一致,有效提高当事人的满意度和劳动仲裁的公信力。
据统计,2024年以来,石城县调解仲裁机构共办理劳动争议案件198件,仲裁结案率100%,终局裁决率100%,调解成功率93.9%,裁审基本一致,为769名劳动者挽回各项经济损失1148万余元,有效维护了劳动者合法权益,有力促进了就业环境、劳动关系和谐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