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县政府各部门信息公开目录>县农业农村局>建议提案办理

关于县政协十五届四次会议第0059号提案的答复

访问量:

尊敬的陈根福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提升石城白莲品牌知名度和精深加工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石城白莲种植历史悠久,据资料记载,光绪末年间,我县开始引进白莲品种,当时只在小松镇、木兰乡的少数地方有小面积种植,且种于池塘及深水田中。自上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有小规模种植,逐渐发展到千余亩80年代初,随着农村土地承包经营责任制的落实,农民在粮食富余的基础上,转向种植经济作物,加上白莲销路好转,种植面积也逐年扩大,种植范围扩展到全县各乡镇和绝大多数农户。

石城县气候温和,雨量充沛,环境良好,独特的自然条件、地理环境造就了石城白莲的独有品质,颗大粒圆、皮薄肉厚,兼有清香甜润、微甘而鲜的风味,且蛋白质含量比同类产品更高。石城白莲不仅营养丰富,而且全身是宝,深受消费者青睐,产品畅销海内外。早在1996年石城县就被国务院农业发展研究中心命名为“中国白莲之乡”;2010年石城白莲获第六届江西名优农产品(上海)展示展销会畅销产品金奖;2014年2月,石城白莲获批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018年“石城白莲”被中国品牌网列为“一县一品”重点推广产品;2019年成功注册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通过全国绿色食品原料(白莲)标准化生产基地创建验收,《地理标志产品 石城白莲》省地方标准获批发布;2021年,创建市级富硒白莲高标准示范基地1000亩,发布石城白莲区域公共品牌Logo2022年,石城白莲获批全国名特优新产品,入围赣南十大名优硒品;2023年10月,石城县成功创建全国有机农产品(莲子)基地,并成功申报绿色、有机、富硒品牌20个、面积达1.5万亩。

近年来,全县常年种植面积稳定在8-10万亩,覆盖全县11个乡镇、40%以上的水田、90%的具有一定劳动能力的农户,可年产鲜莲3万余吨、折合干莲6000-7000吨,加上莲芯、莲叶、莲藕、莲花粉等附加产品,全县白莲产业产值可达7亿元,已成为全县乡村振兴的主导产业和农民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是石城农业产业化的一张靓丽名片。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扎实推进石城县优势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根据2023年省委一号文件“引导各县围绕优势特色产业,因地制宜选准1-2个作为主导产业,长期扶持培育、重点突破”的精神,以及省农业农村厅《关于指导各地谋划筛选优势特色产业的通知》精神,结合石城实际,我县于2023年11月编制《石城县白莲优势特色产业发展规划(2024-2026年)》(以下简称《规划》)。

《规划》结合石城实际,选定白莲产业作为优势特色产业,以打造优势特色产业示范县的方式,“长期支持、久久为功”,通过优化“生产端”、做精“加工端”、畅通“流通端”、培育“供应端”、拓展“销售端”,谋划优势特色产业的发展目标、主要任务、重要工程,形成全产业链重点支持优势特色产业发展方向,为更好推进石城优势特色产业示范县发展,助力石城乡村全面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打下坚实基础。

根据《规划》,主要实施任务包括:

“生产端”优化工程

1.强化良种繁育能力

加强白莲原种基地及良种繁育基地建设,开展白莲脱毒组培快繁技术研究,在小松镇、琴江镇、大由乡核心建设白莲繁育基地,与科研院所合作进行品种繁育,引进品种优、产量高、抗病性强的莲种,提高白莲良种繁育能力。大力推广白莲优良品种,引进建选31号、建选17号等优质纯正莲种,建立良种繁育与扩繁示范基地,推广“良种+良法”的配套高产栽培技术;复壮提纯现种的主导品种,实现白莲品种周期性更新;结合石城县土壤富硒特点,差异化打造“石城富硒白莲”,进一步推进富硒土壤调查,引进高校和科研人才,指导建立富硒白莲示范基地和制定富硒白莲技术标准,力争富硒白莲覆盖面达20%以上,2026年白莲良种覆盖率稳定在98%左右。

2.生产基地提质扩面

优化产业结构。依托“石城白莲”优良的品质、渊源的历史文化,以打造高端精品为方向,做大做强优质特色产业。进一步优化石城县白莲种植业结构,适度调减非主导产业种植面积,扩大白莲种植面积。以鼓励培育种植大户、合作社、龙头企业开展基地建设为重点,通过新建、扩建并对现有种植栽培基地进行整治、改造、提升,全面提高白莲生产能力和标准化、规模化种植水平。精育良种。积极推广利用优质种源,加强与科研院所、高校合作,推广建选系列品种,重点依托大由乡中力合作社,在上下水片若干点建立建选31号、建选35号繁育基地,提纯复壮太空3号和太空36号,引进“翠玉”“满天星”等新品种,为全县莲产业发展提供优质种藕。改良土壤。充分运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成果,积极鼓励莲农种植红花草等绿肥作物,并对集中连片种植红花草等绿肥的给予一定的补助。大力推行“莲-烟”轮作技术、“莲-稻”套种、“莲田养鱼”等技术,不断恢复土壤肥力。组织农技人员经常深入乡村、田间地头指导白莲种植,邀请专家教授来县开展白莲种植技术培训,提高全县白莲种植技术水平,引导莲农种植绿肥、施有机肥等。加强授粉。广泛进行放蜂传粉,根据“投放蜜蜂1箱,可使5亩白莲增产”的比例,通过“政府出一点、乡村出一点、莲农出一点”的方式,鼓励引导蜜蜂为白莲授粉提高产量

3.注重产学研合作,助力技术支撑

积极帮助企业对接各大科研院校和专家、教授,依托本土农业专家服务团队,实现技术全覆盖。加强技术服务与指导,开展技能培训通过现场会、培训班和技术资料等形式,培育一批熟练掌握白莲生产技术的技术能手;实行标准化生产,总结现有技术,结合国家有关标准,制定并大力推广白莲生产绿色食品生产标准技术,逐步实现白莲绿色食品标准化生产。加强优质白莲种植基地建设。不断优化调整种植业结构,宜种则种,大力发展白莲标准化种植,实现白莲种植标准化、规模化发展。以种苗繁育、新建生态种植基地为重点,结合土壤改良、品种更新及“莲壳”“莲须”“荷叶”等废弃资源利用循环、绿色生产方式的示范推广。

4.强化设施建设,增强发展后劲

积极整合各类项目资金,加强农田基础设施改造,逐步提高莲田质量,高标准创建白莲良种育基地和绿色食品发展基地。建立完善白莲生产技术体系。积极发挥县、乡两级农技人员作为白莲标准化推广的主力军作用,大力开展技能培训,造就一批熟练掌握白莲生产技术的能手。在全县建立县有示范乡镇、乡镇有示范村、村有示范户的网络体系。走产学研联合之路,建立起与省内外科研院所紧密合作的关系,对白莲良种选育、高产栽培、败病防治、实用加工机械等技术进行联合攻关,争取培育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品种,提高白莲生产科技含量。

5.发展绿色生态白莲产业

加强对耕地、水资源的保护,实施“沃土工程”,严格控制农用化学物质的污染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在重点乡镇设立监测站、点,主要是监测大气、水质、土壤污染情况,确保白莲产业周围不得有污染源,灌溉水符合农田灌溉水质量标准。建立样点档案,供长期追踪监控,开展白莲产品定期、定点抽检,建立产品质量追踪溯源制度和档案。大力发展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富硒农产品认证,推进三品一标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试点。完善“龙头企业+白莲合作社+农民”运作模式,统一白莲标准化种植技术,保证白莲产品绿色生态安全。强化风险防范措施,白莲生育期较长,经历春、夏、秋三季,前期易遇洪涝,后期易遇干旱,应选择排灌便利的耕地种,减少自然风险。白莲腐败病和斜蚊夜蛾是当前对白莲生产危害最严重的病虫害,其中腐败病于5月中下旬开始发生,6月上中旬盛发,应严格按照“预防为主”的原则,做好种苗、田块消毒,加强病虫害预测预报,降低白莲种植病害风险。

二、“加工端”强化工程

1.向精深加工要潜力

深度挖掘石城白莲食用、药用功效,与江西农业大学、南昌大学、江南大学等科研机构高等院校联合开发莲花粉、莲蓬花青素等莲子系列产品提取物,加快开发莲产品的抗衰老、护肤保健等养生美容功能。鼓励扶持涉莲企业、合作社等创新开发石城白莲药食同源产品、保健食品、中药饮片、药膳品、预制菜、小包装、即食品等新产品,提高白莲产品附加值,增强石城白莲产业发展后劲。加强用地政策支持,保障白莲加工基地、集散地等用地需求。

2.向技术攻关要动力

开展鲜莲保鲜储存技术、通芯加工等新技术的研究,提高石城白莲的外观品质和口感。结合现有鲜莲生产加工企业基础,通过政府扶持,引导对接国家级和省级技术力量,改进鲜莲储藏加工技术,延长鲜莲流通时间,争取将鲜莲销售量从原来的20%提高至50%份额,达到约1.5万吨。加快推进农博城、城北冷链物流园、小松、龙岗等冷链仓储建设项目进度。支持江西德都食品科技公司二期工程建设,引进速冻隧道等先进冷冻设备,提高20%的冷冻鲜莲使用率,实现加工鲜莲品控提升,达到出口商超、酒店餐饮、茶饮、休闲饮品的再提升。积极推进莲子加工机械、副产品综合利用技术等方面科研攻关,力争每年引进或开发1项以上新成果。

3.向产业聚集要合力

省级绿色食品产业基地(小松创业园)为中心,以重点企业为核心,采取工投代建厂房和设备、企业租赁经营为模式,形成以白莲加工—速冻隧道—鲜莲出售(或深加工、精加工)一体化基地。通过建设食品产业园,加快形成白莲产品精深加工的闭环全产业链,节约企业生产成本。如德都食品引进速冻隧道可使鲜莲利用率达95%,而一般的冷链利用率仅74%,并能提高鲜莲的附加值,并且德都食品的白莲品牌已初步树立,开发的白莲玉芙蓉等白莲产品已受到市场认可,预计仅德都食品公司就能创造白莲产值10亿

4.向加工设施要推力

加快建设白莲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园。提高农产品加工能力和加工水平,扩大农产品加工原料的吞吐量。支持加工企业在乡村建立原料基地和对接脱贫户发展订单农业,对我县加工企业在乡村建立原料基地、帮扶莲农发展产业和订单价收购原料等行动,实行奖励和补贴政策。培育壮大农产品加工企业。支持加工企业改造设备、改进工艺、增加生产线,提高加工能力和水平。充分发挥加工企业在农产品储存、烘干、加工、包装等优势,为莲农提供优惠服务或无偿援助,解决莲农的后顾之忧,为产业发展加油助力,从而延长产业链,提升产品附加值。规范发展白莲生产初加工。鼓励农户建立初加工设施。鼓励和支持莲农从事白莲初加工,会同有关部门指导和规范生产加工厂发展,改善生产条件和卫生条件、建立质量控制制度,改进加工工艺和产品包装,形成产业链和规模,发展“一村一品”,打造莲产业重点乡镇、专业村。

5.向产业融合聚集

充分挖掘白莲产品功效,白莲全身都是宝,莲籽、莲心、莲须、莲藕、荷叶、荷花粉等都是食品、保健品、化妆品等产品的极好原料。充分挖掘白莲产业的农业观光休闲旅游属性,白莲具有极强的观赏性,白莲已经成为乡村休闲观光旅游的内容之一。石城已成功举办了5届以莲花为主题的生态旅游文化节。通过不断挖掘产业潜力,不断延伸延长产业链条,不断拓展产业功能,不断增加产业附加值,发挥产业的带动整体作用和经济效益。江西省营养学会以科技志愿服务和科普宣传为抓手,充分发挥营养学会的专业特色和专家团队优势,从种质创新、增产技术、产品开发、综合利用、科普宣传等不同维度挖掘石城白莲发展潜力。围绕石城白莲精深加工行业发展科技需求,就白莲“种植栽培、病虫害防治、田间“莲渔”综合种养模式、精深加工关键技术、营养特性科普”等全产业链关键技术问题开展,围绕点对面示范辐射带动行业企业科技水平。

6.向预制菜产业进军

大力培育白莲预制菜市场主体,壮大龙头企业。支持江西德都食品科技有限公司、石城大由大等企业做大做强。建立动态赛马机制,组织开展预制菜龙头企业评选,推动企业提升品质、品牌。强化招商引资。围绕预制菜综合加工、电商平台、市场营销等关键领域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到广东、福建、浙江、山东、四川等预制菜产业发达地区开展招商活动,引进一批头部企业和产业链上下游配套企业。组建产业协会。引导全县预制菜经营主体共同组建预制菜产业协会。立足石城客家地域特色和传统,开发客家特色白莲菜品。广泛开展市场调研,以市场欢迎度为核心,兼顾物流运输便利性,研发盆菜、卤制、调理、米面等客家系列产品,形成预制菜菜品集聚效应。

三、“流通端”畅通工程

1.健全完善流通硬件设施

充分发挥龙岗已建3000立方米冷库的作用,利用当地较为成熟的鲜莲收购、加工、销售渠道,继续扩大规模,将冷库规模扩大至5000立方米,并配置运输设备及大型保鲜仓储中心。同时根据白莲产业分布和交易情况,在小松创业加快推进新建10000立方米冷链仓储项目建设,形成我县南、北冷库分布,吸纳周边县、市的白莲在石城集散,并吸引企业与个人加盟鲜莲产业流通销售与加工。

2.加快建设白莲集散中心

依照石城县城总体规划,加快推动中国莲乡·国际农产品博览城项目、龙岗白莲交易集散中心等项目建设,完善白莲批发交易市场,综合配套生产厂房、物流仓储、交易中心、商务宾馆、员工宿舍、质检服务中心及配套服务设施等,使石城成为真正的白莲集散中心,同时也带动关联产业发展。

3.发力市场流通销售

围绕畅通农产品“出村进城”,完善农产品供应链体系建设,加大冷链物流配套建设,构建现代农产品品牌体系,让更多的石城白莲优质农产品进入主流销售市场。加强与阿里巴巴、京东、抖音等主流电商平台,盒马鲜生、山姆、华润ole’、圳品等大型商超,米其林、黑珍珠等重点国际国内品牌餐饮企业对接合作,扩大销售渠道和市场份额。同时要重点培育电商企业和人才,提高本地电商的发展水平和竞争力。

4.培育和完善白莲产地市场体系

积极完善县乡白莲系列产品交易市场建设。加快建设中国莲乡·国际农产品博览城项目,完善周边配套设施设备,力争2024年6前投入使用。建设龙岗鲜莲、草莲交易市场,小松干莲、草莲交易市场,使石城成为白莲交易集散中心。在省、市级大型农产品交易市场、大型超市设立销售窗口,与食品加工企业建立直接的供货关系,不断开拓销售市场。指导白莲专业合作社、种莲大户组织白莲生产,组织销售企业参加农产品交易会展销会。依托农村电商平台,建设白莲生产、加工、销售的物联网络体系,提升产业发展的信息化水平、降低管理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

四、“供应端”培育工程

1.实施培优育强工程

加快构建国家级、省级、市级龙头企业发展梯队。积极培育龙头,建立国家级、省级、市级龙头企业梯度培育机制,完善利益联结模式,培育一批“瞪羚型”“链主型”龙头企业,推动当地农业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培育国家级白莲龙头企业1家;省级龙头企业3家,组建农业产业化联合体2家以上。大力扶持德都、雄达等白莲龙头企业,扶大做强。加大白莲及相关产业的企业招商引资力度,出台白莲扶持政策,提升白莲产品附加值,建立白莲产业集群。鼓励合作社适当实行保护价格收购,入社莲农所产优质白莲由合作社以保护价回收,保护本地莲农和白莲产业经营主体发展。

2.培育职业莲农

培育白莲产业新型主体,积极探索“龙头企业+基地+乡村振兴学院+新型职业莲农”发展模式,打造“龙头引领、基地示范、科技支撑”的新型职业莲农培养平台,培养一批观念新、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职业莲农(莲农生产经营收入占家庭收入70%以上),每年力争新增职业莲农150户以上,其中一类乡镇15户以上,二类乡镇5户以上,三类乡镇3户以上,确保白莲产业后继有人。每个乡镇每年至少举办2期职业莲农培训班,培训方式采取基地现场交流与室内听课相结合,授课老师可邀请科研院所(校)专家、龙头企业技术员和农技干部。

3.经济合作组织运作,提高莲农收入

提升规模化经营水平。通过对现有散户的技术指导、新型经营主体的积极培育和大力招商引资,培育一批有技术、有实力、善管理的主体,通过他们创建一批有一定规模的种植基地;积极发展“龙头企业+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等经营模式,以点带面、以面成片打造一批白莲产业专业乡镇、村组;做好土地流转服务工作,引导农民把耕地以出租、互换、转让、转包和入股等形式,为白莲规模化生产创造基础条件。成立白莲专业合作社。参照大由中力种养专业合作社运行模式,县农林水企业领办创办全县白莲合作总社、乡镇设立分社、村设立服务点的模式,争取让全县80%以上种植户加入到白莲合作社(有劳动能力的脱贫户全部入社),大力推进订单种植、入股经营,力争入社农户白莲种植面积达全县种植总量的90%以上。生产资料优惠供给。与大型专业农资生产企业合作,根据石城土地和白莲生长特性,研制生产石城白莲专用肥料及配套农资,采取直供直销的方式,以成本价格供应入社莲农,可先使用后付款,不计利息,有关款项可用白莲抵扣。

4.强化政策扶持保障

实行保护价格收购。探索入社莲农所产优质白莲由合作社以保护价回收,当保护价低于市场价时,按市场价收购:当保护价高于市场价,按保护价收购。保护价的确定为上年度白莲的平均价。稳定白莲种植规模。通过建立绿色有机白莲标准化生产试验示范基地,构建县有示范乡镇、乡镇有示范村、村有示范户的生产技术示范推广体系,增强示范基地的辐射带动作用,壮大白莲种植生产规模。职能部门要加强优质高产白莲品种的引进、培育与推广,发挥农技人员主力军作用,通过现场会、技能培训班和发放技术资料等形式,培育一批白莲生产技术能手。保护莲农种植积极性。充分发挥省级地方特色农业中药材(白莲)保险作用,鼓励莲农按种植面积和规模参加保险,对因灾害带来的损失按保险条款进行赔付。

5.创新联农带农高效机制

以产业提升发展为主线,构建“政府+合作社+莲农”的多元合作机制,发挥合作社产业主体示范作用,协同推进白莲产业发展。探索形成“联合社+党支部+农户+N”的发展模式,为壮大村集体经济注入活力。持续争取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华泰证券等社会力量的支持,不断优化合作社管理水平、组织方式、生产方式和经营方式。构建“双股互动、双类结合”股权结构(即基本股和发展股),实行“双类结合”社员管理模式,即“示范社员”+“普通社员”。示范社员户为社员中有出资入股社员,严格按照合作社的生产销售要求开展工作,产品同等条件下优先供给合作社,享受产品交易及二次返利,普通社员同合作社有业务往来关系,参与产品交易分红,做到兼顾公平,提升效率。

6.持续推动产业蓬勃发展

积极培育石城白莲科技创新人才,在分配机制、职称晋升、干部提拔、用人制度、教育培训等方面予以政策倾斜,调动白莲科技工作人员积极性。加强农村乡土人才、“土专家”、“土秀才”的发掘培养,发挥农业老科技工作者传帮带的作用。县级财政要加大对白莲产业发展的资金投入,主要用于品种提升、病虫害防治、土壤改良、技术培训与推广等。鼓励金融机构开发“白莲贷”金融产品,为种植大户、销售大户和龙头企业提供方便快捷利率低的白莲金融产品,扩大信贷规模。

五、“销售端”拓展工程

1.扩大品牌创建工程

提升石城白莲公共品牌标识,积极挖掘“石城白莲”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潜力,创建石城富硒白莲技术标准,唱响“石城富硒白莲”“石城鲜莲”品牌。鼓励企业申报认证“赣鄱正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富硒农产品”。加大力度宣传石城富硒白莲,提高富硒价值影响力和效益。根据龙岗乡鲜莲的独特性以及具有广阔前景市场特点,打造“石城鲜莲”品牌,以龙岗乡为鲜莲种植生产加工的主阵地,摸清龙岗鲜莲的基本情况,投入建设符合市场需求的冷链仓储库,培育扶持冷链运输企业,依托瑞金、石城两地交通向外销售鲜莲,充分利用赣州、龙岩等地机场打开国际市场。

2.推进绿色有机富硒品牌建设

积极开展品牌认证。坚持品牌兴莲、品质取胜,抓住全域创建绿色有机农产品基地契机,对规模基地实行全过程监管,强化农药、化肥等投入品源头管控,布局建设一批绿色有机富硒白莲基地,引导基地开展绿色、有机、富硒认证。加大品牌宣传力度。通过电视广播、网络媒体、公众号等平台宣传白莲产业发展;积极引导企业开展品牌推广、直播带货、线上线下互动,组织参加农产品博览会、举办品牌推介会等形式,打响品牌名气、放大品牌效应。

3.实施品牌化提升工程

大力培育石城特色农产品品牌,加快推进名特优新农产品培育、“赣鄱正品”认证品牌创建,融入江西省农产品“1+N”品牌宣传,做好品牌宣介推广。加强名特优新农产品管理,做好石城白莲“土特产”文章,制定石城白莲名特优新农产品管理办法,鼓励县内经营主体使用名特优新标志,充分发挥石城白莲名特优新农产品的品牌溢价。到2026年布局开设石城白莲农产品旗舰店2家以上,每年组织品牌授权企业参加各类农特产品展销会。

4.加强石城白莲品牌宣传

唱响“石城白莲”品牌。整合“中国白莲之乡”“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以及“全国绿色食品原料基地”等现有品牌资源,通过“统一形象、统一口号、统一宣传、统一包装、统一标识”的方式,积极创建“石城白莲”有机绿色品牌,申报绿色食品、有机食品标志产品,逐步规范与统一使用“石城白莲”名称、商标及相关标识标志,整体提升“石城白莲”品牌影响力,把“石城白莲”打造成全国知名的区域公共品牌。

设计石城白莲LOG0,叫响石城白莲品牌,充分利用发布会、白莲产业大会、农产品博览会、农业产业论坛,以及机场、高速、高铁、广场等公共场所、各类媒介,设立石城白莲宣传广告,推介石城白莲;充分利用县内文旅平台,打造1—2个以白莲为重点的精品研学基地,开展各类研学活动。

5.实施市场化增效益工程

做好品牌销售渠道建设,实现线上线下“双轮”驱动。以推动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为抓手,实施农产品电商品牌化战略,引入龙头企业和相关电商销售公司,加强与阿里、京东、盒马、山姆等平台企业对接,发展“订单农业”,力争到2026年白莲等产品在电商平台销售额突破3亿元。大力实施电子商务“进村入户”工程,强化农产品电商运营中心建设,培养本土农产品电商人才,策划开展直播、短视频带货、网络专场等在线营销活动,到2026年打造县域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乡镇3个、示范村10个。

6.推进“莲旅”深度结合

结合全域旅游品牌,打造以“莲”为主题的系列产品,从品全莲宴、住莲民宿、泡莲花浴(与温泉相结合)、游莲文化馆、购莲系列手工艺产品(诸如莲子手串、莲花摆件、莲叶灯饰等“莲”系列小件、摆挂件等易带、实惠、有创意的文创产品)等与旅游相结合一并开发。依托石城县的10万亩的莲花产业景观效果,在农民种植增收的同时,每年7-8月举办以“莲”为主题的相关文化活动,以靓丽莲乡、莲的奥秘、莲的文学、莲“廉”文化、莲的菜肴为题,再现石城白莲的发展历史,传承石城白莲的文化。以品牌为旗帜,整合石城县的优势资源,以石城白莲IP作为延伸设计,打造具有石城县域特色文化的文创产品、手工艺品,以及主题旅游、主题特色餐饮等应用,充分发挥“石城白莲”区域公共品牌的引领产业融合发展的作用。

依托通天寨、温泉等特色资源和景区,进一步完善大畲荷花园莲文化设施,改造提升琴江镇前江、小松耸岗等赏荷点。全方位营造石城“莲花”文化氛围,在路灯、小广场、灯牌等设计中体现莲花元素,开发白莲伴手礼,推广白莲特色产品走出石城。依托大畲莲文化馆、七根火柴、中央苏维埃国家秘密金库,深度挖掘莲中廉文化,创建“莲(廉)”·廉政教育基地。举办“为荷而来”为主题的文旅活动、推介会等系列活动,吸引短视频团体、旅游团、摄影家来石城采风摄影,邀请网红主播采访宣传,广泛利用新媒体宣传石城白莲,提升白莲的综合影响力。

尊敬的陈根福委员,你提出的宝贵中肯的意见和建议,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采纳,并对不足之处努力加以改进,感谢你对我们工作的支持和帮助,希望今后继续多提宝贵意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