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法定主动公开内容>决策公开>规划计划>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关于石城县2023年上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的报告

访问量:

关于石城县2023年上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的报告


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受县人民政府委托,我向县人大常委会报告2023年上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请审议。

一、上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今年以来,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及各种超预期因素的影响,在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支持下,全县上下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中央、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牢牢把握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聚焦“拼经济、拼发展”工作主线,深入实施“三大战略、八大行动”,突出做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工作,有力促进全县经济社会平稳向好发展。上半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2%,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3%,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8.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5.3%,实际利用外资增长71.3%,出口总额增0.48%,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3.74%、10.56%。其中,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利用外资等指标保持高位增长,居全市前列。石城重夺全省高质量发展综合绩效考评“第一等次”。

(一)经济大盘保持稳定。积极应对经济下行压力,持续打出稳增长“组合拳”,接续推进奋战开局一季度、奋力强攻二季度有力稳住了经济发展基本盘。全力助企纾困“稳主体”。不折不扣落实省巩固提升经济“28条”、市全力拼经济拼发展“20条”系列政策措施,在全市率先出台实施县巩固提升经济“22条”政策举措,有效引导市场预期、提振企业信心。今年上半年,新增各类减税降费超3亿元;新增市场主体1932户、增长20.8%。全力扩大内需“稳投资”。扎实开展重点项目赛马比拼”活动,抓节假日“三不停”工作,全力打好争资争项“主动战”,实现项目不断档、发展不停步。16个省大中型项目、71个市级调度“八大行动”重点项目投资进度分别达51.11%、71.7%提前实现时间、任务“双过半”。争取上级转移支付资金(不含专项债)19.35亿元,完成全年考核任务的85.66%争取中央预算内资金4028万元,有望争取中央公益彩票金“红韵横江”项目5000万元。储备2023年地方政府专项债项目67个,总投资151.26亿元,专项债需求73.07亿元;通过国家审核专项债准备项目34个、总投资86.97亿元有效投资充分发力,加速落地全力刺激回补“稳消费”。全面落实各项促消费政策,实施商贸消费提质扩容行动,发放政府电子消费券570万元,带动消费金额约3000万元1-6月全县网络零售额突破5.6亿元,继续领跑三类县。稳步扩大对外贸易,实际利用外资连续4个月实现两位数增长。着力提振住房消费,出台实施延续购房契税补贴、提高公积金贷款额度等政策措施,房地产市场健康平稳。

三大战略纵深推进一是振兴发展稳步推进持续深入落实“1+N+X”政策措施,推动政策优势转化为发展动能。协调推动司法部、国家乡村振兴局、省林业科学院等中央对口支援部委、省直单位出台年度计划,对口支援效应持续扩大。推动石城县申报绿色低碳工业园区等3个事项纳入省苏区振兴发展领导小组推进会议重要议题。《石城深化“请客不收礼、节俭办宴席”移风易俗改革助推乡村振兴》《石城县构建“政府+社会力量+合作社+莲农”机制助力白莲产业振兴》入选赣州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建设典型案例。二是全面融湾步伐加快积极承接粤港澳大湾区产业转移,成功举办2023“石泉·石美·石城”全域旅游(深圳)推介会等招商活动,新签约智慧停车场等一批重大湾区项目。动深石合作走深走实,顺利承办深圳市罗湖区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专题培训示范班,与罗湖区签约第一批“跨省通办”事项124项,持续选送干部跟岗锻炼,开展互访交流15次,实现与大湾区项目、资源、人才的“双向奔赴”。三是省副中心城市建设不断提升积极探索石城二中集团办学模式鸿豪产业园申报市级众创空间,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均突破200亿元,智慧物流园一期竣工投产,森林温泉酒店成功通过四星级旅游饭店省级现场评估,顺利推动与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签署重点学科共建协议,“六个区域性中心”建设不断加快。

)产业升级提质增效一是工业经济平稳运行1-6月,实现全县规上工业企业营收46.21亿元、工业税收3.31亿元。首位产业稳步壮大,粤盛新材料、威马装备制造项目试投产;极申报鞋服省级产业集群新旭晖鞋业获评2022年度市纺织服装智能制造先进企业平台实力稳步增强开发“一园四区”面积6700亩,新建标准厂房约70余万平方米,园区承载力进一步提升。石城产业园获评省级开发区考核第一等次。数字经济加快发展,5纳入市级数字经济重点项目投资进度达93.73%,上云企业突破600家,通过省级认定数字经济核心企业14家,实现核心产业营收0.72亿元二是农业生产稳中有增夏粮丰收已成定局,种植中稻8.1万亩,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5万亩粮食安全基础更加牢固。特色产业加快发展,蔬菜播面、产量分别增长1.37%、0.39%烟叶、白莲种植面积稳定在2万亩、8万亩;生猪出栏保持在7.7万头以上坚定实施品牌强农战略,新增有机农产品认证2个绿色食品认证7、富硒农产品认证2个。三是现代服务业回暖回升成功举办第八届杜鹃花节、首届桨板马拉松赛、赣江源半程马拉松赛等系列重大文旅活动,文旅消费态势持续向好。大畲村获评全省“风景独好”旅游名镇村1-6月,全县累计接待旅游人次319.34万,旅游总收入28.72亿元,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115.27%、117.33%。积极推进普惠金融改革试验区建设,2家企业纳入省级重点企业上市后备库,新四板挂牌企业59家。县域物流配送体系建设试点高效推进县域配送中心开仓运营“互联网+第四方物流”供销集配体系实现县域全覆盖

(四)发展活力持续释放。一是赋能改革链深化“放管服”改革,125项对标提升改革任务有力推进基本实现政务服务事项“最多跑一次”全覆盖,74项“一件事一次办”,290余个高频事项“跨域通办”、319个政服事项“全程网办”、379项包容免罚清单体现执法温度创新“县乡联办”审批服务、二手房“带押过户”等做法,26项惠企政策实现“线上兑付”,营商环境评价居全省、全市前列。重点领域改革蹄疾步稳,新增第三轮土地延包国家级改革试点完成8个县属国有企业整合重组,校园足球、乡村工匠培育、乡村振兴“三资”CEO管理重点改革事项稳步推进,获评2022年全省全面深化改革先进县。二是建“创新链”。深入实施科技创新赋能行动,5个项目成功入选市级数字技术应用场景“机会清单”,2个应用方案被列为市级数字技术“产品清单”;入库省科技型中小企业15家,新增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7件。三是融合“招商链”。深入实施招商引资“一把手”工程,大力开展产业链清单化、目标化精准招商。今年以来,引进重大项目17个,投资金额达178.36亿元;首个总投资100亿元的中国通用鞋服纺织科技园项目落户石城,引进深圳大为股份投资50亿元建设硅矿精深加工项目。

(五)城乡区域一体发展。一是城乡布局不断完善。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通过市级专家评审,完成41个村庄规划编制,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增至13.6平方公里,城镇化率达49.94%启动10条城区道路6个老旧小区改造7个片区棚户区改造等项目建设,建成返迁安置房484套,发展九路、栏皋路顺利通车新增停车位1000个、厕位60个更新改造燃气管道3.1公里城市综合承载力不断增强二是城乡品质不断提升。全面推进“五城同创”,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美丽乡村建设,长效管护机制基本建立,农房突出问题有效整治,87个新农村点开工建设,新(改)建农村公路7.1公里10kV线路93.68公里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宜居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77.05%珠坑乡顺利完成市级第三批示范乡镇考核验收。脱贫成果全面提升,消除799户返贫致贫风险;2.5万名脱贫户及“三类人员”稳定就业。三是城乡生态不断改善完成生态修复废弃矿山22.9公顷,低质低效林改造4.1万亩,万元GDP能耗下降2.85%左右,PM2.5平均浓度达国家二级标准,县域出境断面水质优良率100%,成功创建乡村森林公园1个。

(六)民生福祉不断增进。坚持基本民生投入只增不减,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87.5%一是社会保障坚实有力全力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城镇新增就业964人,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1862人;完成应届高校毕业生帮扶就业、帮扶对象就业2.6万人次。养老、医疗、低保扩围增效,全县常住人口基本养老、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提高至95%全县累计新增低保对象176269重要民生商品量足价稳。二是社会事业蓬勃发展。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石城中学与瑞金二中建立口高中帮扶机制,新增学位270个、园位180个,石城一小城北校区、石城二中城北校区主体结顶,新建石城二中、石城五小拼装式游泳池正式投用扎实推进健康石城建设5个乡镇成功获评“江西省卫生乡镇”县人民医院医疗康复大楼等民生项目加快建设县人民医院获准注册三级综合医院执业登记聚焦“一老一小”,新增普惠公办托位180家庭养老床位100个。三是社会大局和谐稳定。深化平安石城、法治石城建设,稳步化解金融、房地产等领域风险,常态长效推进扫黑除恶,国家安全、信访维稳食品安全工作全面加强,石城被命名为全省第一批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县公众安全感、公安满意度稳居全省前列。安全生产和防灾减灾形势总体稳定向好安全生产事故总量和死亡人数实现“双下降”。

总体上看,虽然上半年我县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积极成效,但国际环境复杂严峻和内需市场反弹预期不强等因素影响,经济内生动力不足,总体恢复不及预期,社会协调发展依然面临一些困难,主要表现在:一是稳经济增长承压明显经济下行压力仍然较大,主要经济指标增速放缓,地区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等指标增速在全市排位靠后,低于年初预期目标二是实体经济实力不强。产业结构不优,产业层次不高,产业链条不完善,三产融合发展任重道远;三是有效需求增长乏力。带动经济发展的大项目、好项目落地不多、储备不足,支撑赶超发展的新动能还不够足四是民生领域还有短板高水平公共服务供给与人民群众的期盼还有差距;五是风险挑战依然严峻。地方政府债务进入还本付息高峰期,房地产市场回升基础还不牢固,等等。对此,我们一定实事求是、直面问题,下大力气加以解决。

二、下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工作重点和主要措施

(一)加快促进经济运行全面回升。一是强攻项目建设抢抓下半年施工黄金期,持续开展重大项目建设“赛马比拼”活动,加强16个省大中型项目、137个“八大行动”项目调度,加快G206石城小松至石子排段改建工程、水系连通流域综合治理工程等重大项目建设,12月底前建成智慧物流园等项目,形成更多有形进度、有效投资。加强项目谋划争取,提前启动2024年重大项目计划编制,力争谋划储备2024年中央预算内、专项债等项目60以上,形成覆盖全面、结构合理、梯次分明、质量优良的项目储备库。二是深挖消费潜力深入开展“消费提振年”系列活动,抢抓中秋国庆假日消费黄金期,继续发放文旅商贸、汽车等消费券,积极推动“引客入县”,办好第十一届旅游文化节等特色赛事和节庆活动,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带动服务消费、大宗消费加速回暖。培育壮大新型消费,举办“赣品网前冲”等网络营销活动,打造鞋服数字电商直播基地,积极培育工业品消费,发展线上线下融合的新型消费模式。三是全力帮扶实体。落实省市县巩固提升经济系列政策措施,优化惠企政策兑付流程和联动机制,力争全年为市场主体减负5亿元以上。完善和落实政企圆桌会议领导挂点帮扶、企业特派员等制度用好延期还本付息、融资担保等政策工具,助力企业纾困发展。

(二)加快推动重大战略成势见效。一是加快新时代赣南苏区振兴发展。落实落细革命老区“1+N+X”政策体系,灵活用好重大议事协调推进机制,争取各级加大对我县创建省级绿色园区等事项支持力度,力争上报省市苏区振兴发展领导小组会议协调解决一批涉及石城重大事项。充分发挥中央单位对口支援重要直通车作用促成对口支援单位领导赴县调研指导,推动落实一批重点援促事项。二是全面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持续推进赣深对口合作走深走实,推动石城县森林温泉度假酒店认定为深圳市技术工人疗休养基地,推动深圳市宝安职校帮扶石城县职校取得实质性进展。完善与罗湖区协商合作长效机制,争取区县合作、干部交流等事项取得更大突破。三是提升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水平。以省级层面出台新一轮支持赣州加快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政策措施为契机,加快推进石城温泉创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县域物流配送体系建设试点、吸引高(职)校毕业生“留赣干”等重点事项,吸引人流、物流、资金流等要素持续集聚,提升“六大区域中心”建设水平。

(三)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一是强攻工业倍增升级落实省制造业重点产业链现代化建设“1269”行动计划,持续壮大品牌运动鞋服产业,积极创建省级品牌运动鞋服示范基地引进一批优强企业、互补企业,完善产业链,推动运动鞋服产业集群发展。全面做好硅产业谋篇布局,推动深圳中通硅矿精深加工项目尽快落地投产。着力扩大增量、优存量,加快推进海润制衣城北冷链物流12个工业项目竣工投产,力争11月底开工建设通用鞋服纺织科技园项目着力提升园区承载能力,加快推进工业园区扩区调区前期工作获批,全年力争平整土地1000 亩以上,新建标准厂房30万平方米以上,努力实现园区进位赶超。二是全域推进数字赋能。做精“赛道”,主攻鞋服、电商等重点赛道,力争规上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营收增长11%。做大“盘子”,加快实施5个市级数字经济重点项目,力争引进亿元数字经济项目5个以上。做强“业态”,加快园区企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规上企业上云覆盖率提高至80%。三是做强做优现代服务业。加快推进长征国家文化公园(石城段)、钢琴艺术城、未来科技城等重大文旅项目建设,推动赣江源景区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加快发展夜间经济、网红经济、电子商务等新兴服务业,力争全县网络销售额突破13亿元。持续推进普惠金融改革试验区建设、省级县域物流配送体系建设试点县项目,不断提升金融、物流服务水平。

(四)加快构筑内陆改革开放新高地一是坚持向改革要活力深入实施优化营商环境“一号改革工程”,全面完成125项对标提升和76项创新试点年度任务,确保营商环境评价保持省市前列。深化“放管服”改革全域试点,抓实一件事一次办、“无实体印章”“无纸质证明”城市等重点改革。始终坚持“两个毫不动摇”,适时出台支持民间投资若干政策措施,构建亲清统一的新型政商关系。实施新一轮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行动,做强做大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巩固拓展“请客不收礼、节俭办宴席”移风易俗改革成果,持续推进校园足球、乡村工匠培育、乡村振兴“三资”CEO管理重点改革事项,推动重点领域改革取得新突破。二是坚持向开放要空间着眼于“1+4”产业育链补链延链强链,全面推行“四三三”招商模式,持续开展招商引资攻坚突破年行动,高质量举办通用鞋服纺织产业招商推介会等重大招商活动,确保下半年引进项目30个积蓄发展新动能促进外贸稳中提质,鼓励外贸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支持鞋服、矿山机械生产企业赴欧美及非洲参展参会引导企业对接融入“一带一路”倡议。三是坚持向创新要动力培育创新主体,力争年内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0家以上,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50家以上;力争实现高成长性企业“零的突破”。做强创新平台,支持佰盈体育、大由大申报市级技术创新中心。引育创新人才力争年内引进培育产业领军人才或团队1个、高层次人才40名,吸引500名以上大学毕业生来县返县就业创业。

(五)加快实现城乡发展互融互促。一是全面提升城市功能品质。推进功能微更新。大力实施城市能级提升行动全面完成状元排等3个老旧小区改造提升和314棚户区改造年度任务。开工建设保障性租赁住房2093套,建成东城大道北延伸段8条重点城区道路。加快建设闽粤通衢历史文化街区、未来科技城等重大项目,推动城区扩容提质促进品质再提升。常态化开展“五城同创”,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和绿色建筑深入推进智慧城市建设,有序实施垃圾试点分类工作,不断提升城市管理精细化、智能化。二是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落实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抓实产业就业创业帮扶,守牢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抓好粮食生产和重要农产品供给,加快推进3.6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确保粮食产量稳定在12.5万吨,生猪出栏15万头以上;推动烟、莲、菜等产业扩面提质。着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持续抓好农村房屋突出问题整治,全面完成87个新村点建设。巩固深化各项农村改革,培育壮大乡镇经济,确保年内所有村集体经营性收入超过20万元。三是全面涵养秀美生态。全面实施碳达峰十一大行动,严格落实能源消费强度和总量双控制度,完成上级下达能耗强度下降目标。持续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确保生态质量保持在全省前列。加强生态环境治理,完成水土流失治理7.81平方公里、低质低效林改造4.85万亩、废弃矿山生态修复28.18公顷,筑牢生态安全屏障。加速绿色转型发展,探索实施GEP全域核算,力争年内成功创建国家“两山”实践创新基地。

(六)加快建好高品质生活宜居地一是用力保障基本民生。全力稳就业促创业,持续做好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农民工、脱贫人口及监测对象、城镇困难人员等群体就业帮扶,面完成城镇新增就业1800人、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3200人目标任务,实现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兜牢社会保障底线,强化社保扩面征缴,推动县综合福利院达国标三级标准、80%以上乡镇敬老院达到一级或二级标准深化社会救助改革创新试点,扎实做好城镇困难群众解困脱困工作。倾力办好社会事业。推动托育服务学前教育普及普惠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新增托位180园位480个、学位2880深化集团化办学、县管校聘等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持续推进“双减”,解决“大校额”“大班额”。推进健康石城建设,继续实施25种大病专项救治和10种重大疾病免费救治,不断提升医疗保障水平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创建国家卫生乡镇4个、省级卫生乡镇1。强化“一老一小”服务保障,新建儿童医疗保健中心(托育中心),快建设县老年养护中心。促进文化、体育等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三是全力维护社会稳定。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持续打击养老诈骗和电信网络诈骗等违法犯罪,建设更高水平平安石城严厉打击金融诈骗、非法集资等不法行为,稳妥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坚决抓好安全生产,扎实做好防灾减灾工作,牢牢守住安全稳定底线。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