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全镇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聚焦“走在前、勇争先、善作为”目标要求,围绕年初各项目标任务,凝心聚力,务实创新,实干争先,现将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2024年工作成效
(一)始终如一谋福祉,乡村振兴持续巩固。围绕“三强化一提升”任务清单重点,持续守牢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强化防返贫监测和重点帮扶机制,采取 “三段式”及“清单式”工作法,做实做细帮扶工作。压实主体责任,坚持每月研判布置,党委书记遍访所有监测对象。目前全镇共有脱贫户962户3940人,监测户187户715人,监测对象风险消除98户375人;未消除风险89户340人,风险消除率52.4%,牢牢兜住致贫返贫底线。全镇实施衔接资金项目29个,总投资893 万元。全年争资争项4个,高田镇村集体——贡米生产及展示基地建设共投资249万,壮大村集体经济收入每年不少于15万,可使260户实现户均增收700元以上,保障10人稳定就业;石城县高田镇2024年中央财政以工代赈村庄整治项目,投资125万,改善村庄基础设施,发放劳务报酬26万元;江西省赣州市重点区域森林防火应急道路建设项目投资300余万,建成7公里防火带;2024年大中型水库移民建设,投资103万,涉及4个村受益人数3219人。加强项目资产后续管理,防止资产闲置和损失浪费,持续发挥项目资产效益,积极探索乡村振兴“三资”CEO管理模式,确保项目资产稳定良性运转、经营性资产保值增值、公益性资产发挥效益,为全面实现乡村振兴提供坚实保障。
(二)坚持不懈抓产业,发展基础更加坚实。严格落实粮食安全责任制,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高质量完成8个村高标准农田改造任务,投入36万元开展田间工程小型水渠水陂修复,确保粮播面积和粮食安全。全镇种植早稻种植6654.3亩、中稻9626亩、晚稻6954.3亩,种植烟叶面积3865亩,收购烟叶108.87万斤,均价18.9元,实现产值2057.8万元;白莲种植6181.5亩,产量69.1万斤左右,实现产值2418.7万元左右。紧紧围绕18亿亩耕地红线,完成永久基本农田流出图斑整改100亩,耕地恢复500亩。江西高田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荣获“香芸粘”赣米系列产品2024年“赣鄱正品”认证品牌,以高田贡米成功申请国家地质性标志产品为契机,加快高田贡米、稻花鱼、大棚蔬菜、中药材、烟草、白莲等农产品精深加工特色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种植石城贡米种植3000余亩、岩岭稻花鱼养殖基地800余亩、大棚蔬菜基地400亩,带动200余户种植贡米,50多人就业和11名本地职业菜农发展蔬菜产业。巩固旅游业态发展,依托红色旅游资源“陈祖林故居”“翠柳园”打造旅游新村,全力推进“红色”转型。今年以来共接待游客1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620万元。
(三)持之以恒增内涵,乡村面貌更加靓丽。配合县文旅集团推进高田片区乡村旅游项目高田镇示范区项目建设,做好矛盾纠纷的调处化解。加强圩镇日常管理,先后累计拆除防盗窗148个,拆除面积378.46m2,清理卫生死角300余处,拆除破败房12间,清运生活垃圾130余吨,整治乱停乱放412辆,杂乱电线整治9处,整治“牛皮癣650余处,整治不规范不安全户外广告30个,整理消防通道23处。推进“厕所革命”户厕问题整改回头看,完成户厕整改32户。狠抓养殖污染整治,下达限期整改通知书16份。充分挖掘地域特色,以地窖文化、谷仓文化、耕读文化为核心,打造以陈祖林纪念馆、翠柳园耕读文化馆、地窖文化展厅、辟谷星空民宿、杜鹃科普园等为主题的乡村振兴示范点。
(四)竭尽全力抓安全,社会治理更加有序。深入推进平安建设“三项”工作,打击整治电信诈骗,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禁毒、社会治安乱点和突出问题排查整治。深化“寻乌经验”,全面开展“三联”共治,紧密结合石城民风淳朴、人民“实诚”的特点,大力推动多元力量共同参与社会治理,持续唱响“实诚人”调解品牌。做好各类不稳定因素、苗头性问题信息收集和研判,共排查矛盾纠纷138起,均得到有效化解。进一步压实安全生产责任,落实企业、九小场所属地管理责任,开展应急救援演练和实操培训,提升安全生产监管和应急救援能力,8月21日全镇突发强降雨,及时转移12户28名群众,无人员伤亡,获应急管理部通报表扬。紧扣“过漾”等传统习俗,推进民俗文化与乡村治理相结合,开展乡风文明活动30场次,收集意见建议40条,排查不稳定因素116条,现场化解问题108条。采用“人防+技防”的模式,森林防火工作全年零火灾。
(五)用心用情抓民生,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全面实施低保动态管理,全镇现有低保对象512户1028人,特困供养对象66户66人。2024年来累计发放低保金285.71万元、五保资金31.67万元。继续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全年走访困难群众340余人次21.98万元,发放临时救助49人次8.41万元、残疾人两项补贴372人60.36万元、高龄补贴资金 552 人51.6万元。继续落实稳岗就业政策,高标准建设就业驿站(就业之家),积极开展就业培训及就业服务工作,持续做好劳务输转,招工送工195人,完成比例100%,为195人解决了就业问题,统筹用好公益性岗位。设置“县乡联办”综合受理窗口,为困难群众提供城乡居民参保、灵活就业、代缴水电费等18余项代办类服务事项,服务点覆盖人口近200余人次。顺利完成工会换届,建好镇武装办公室和“两室一库”,配足应急维稳、防汛抗洪物资装备,2024年完成征兵输送任务10人。落实领导包案,积极化解历史遗留问题16起,全年刊发为民办实事6次,收集为民办实事意见建议58件,已全部办结。
(六)铁心硬手抓作风,党的建设全面加强。聚焦党建质量过硬行动目标,完成“三三”工作法深化党建引领乡村治理和“三个聚焦”选优育强村干部队伍等镇级书记领航项目2个,村级书记领航项目14个。全镇所有村村集体经济收入超20万,其中10个村突破40万。开展“鳌峰讲坛”20期,互学互促提升党员干部业务能力,培育储备村级后备干部72名。全年报送宣传报道552篇,市级以上312篇,其中人民日报6篇,江西日报3篇。岩岭村评获市级三星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新坪村评获省级五星级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紧紧围绕党纪学习教育要求,组织学习《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汇编高田镇典型案例7条。抓好红色资源挖掘,提炼总结《温显联:一家九口为革命牺牲》的故事,组织干部参加2024年石城县第三届红色故事讲解大赛,获得优秀奖。巡视巡查反馈共性问题19个,共整改完成18个、正在整改1个。抓好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巧用“加减乘除”四则运算,对“蝇贪蚁腐”和不正确履职的干部坚持“零容忍”,给予党纪政务处分14人、诫勉谈话1人、批评教育13人;强化以案示警,加强综合治理,先后召开警示教育会2次,处分宣布会议5次,向分管领导下发工作提醒函3份,镇村两级干部作风明显好转。
二、2025年工作计划
(一)探索乡村振兴新路径,推动农业新发展。扎实抓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紧盯今年收入“两个高于”目标任务,围绕数据质量、帮扶措施、增收途径等方面制定工作措施,强化监测帮扶、分类施策、强化三业提升、强化兜底等途径实现“3个清零”。继续做好防返贫监测和重点帮扶机制,因户制定帮扶措施,做到“应帮尽帮”,牢牢兜住致贫返贫底线;落实“防贫保”政策,巩固提升“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成果,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加快实施农村道路、供水、村庄整治等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城乡基础设施更加完善。
(二)激活发展新动能,打造产业发展新亮点。继续抓好粮食生产和重要农产品供给,提升粮食生产机械化水平,增加粮食生产效益和粮农收益。深化农民合作社质量提升推进试点,推进农产品“二品一标”认证,推动镇村集体经济做大做强。融入旅游强县发展战略,深入挖掘古色、红色、绿色及高田特色文化,加大乡村旅游、民宿及特色旅游产品开发力度。提升十里红杜鹃农庄乡村旅游点运营水平,实现旅游综合收入再提高。继续发挥统战人士资源力量,以晋江、泉州等地鞋服产业升级改造为契机,积极对接粤港澳大湾区的鞋服企业开展招商活动。
(三)持续推进环境治理,打造乡村新面貌。完成剩余高田片区乡村旅游项目(乡村振兴示范项目)建设内容。全面推进圩镇“四整治”,整治环境卫生整治、圩镇街道整治、占道经营与车辆随处停放整治、线杆乱拉整治。按照驻村领导包村、村两委干部包组、群众主动参与的工作机制,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充分发挥积分超市作用,努力打造农村人居环境高田样本。打好生态旅游这张牌,全力抓好饮用水源保护工作,积极申报省级生态乡镇。
(四)回应群众新期盼,争创民生保障新业绩。加大政策准入准出审批力度,部门数据比对和入户,发挥大数据+铁脚板作用,严格落实低保复核要求,确保保障对象精准、保障标准精准。加强城乡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等惠民政策宣传,扩大失业、工伤、生育保险覆盖面。强化移风易俗改革,持续巩固深化“请客不收礼,节俭办宴席”文明新风,做好“餐饮不浪费”“婚事新办”“丧事简办”移风易俗改革后半篇文章。定期开展“文明家庭”“清洁家庭”等评选表彰活动,引导村民睦邻友好、向上向善。
(五)抓好党建队伍建设,不断壮大队伍合力。落实农村基层党建问题清单、任务清单、责任清单,选优配齐村干部队伍,吸纳致富带头人、经商务工创业等群体进入村级后备干部队伍,以项目化、方案化、清单化等方式,推动各项决策部署落地见效。持续推进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进一步加强对党员干部的教育培训,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坚决克服“一阵风”的思想,确保整治工作常态化、长效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