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县政府各部门信息公开目录>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计划总结

石城县发改委2024年度工作总结

访问量:

今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高质量发展争先进位总目标,千方百计抓项目、扩投资、优服务,用实际行动担负发改部门“扛重担、挑大梁、牵好头”职责使命,推动各项工作取得一定成效。

一、工作开展情况

1.重大项目建设取得新进展。一是项目储备梯次推进。立足全县产业基础条件及发展需求,围绕“八大行动”,紧扣补短板、强弱项要素,全年谋划安排八大行动重点项目138个,总投资435.16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31.41亿元;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28个,资金需求4.11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项目47个,资金需求11.1亿元;地方政府专项债项目79个,资金需求77.26亿元。二是争资争项再攀新高。积极围绕中央预算内、超长期特别国债、专项债等重点支持领域,跟进政策、抓实储备、强化对接,持续打实争资“主动战”,2024年分别争取中央预算内、超长期特别国债、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一般债券1.0258亿元、1.973亿元8.949亿元、0.9407亿元,其中中央预算内投资同比增长24.72%。三是项目建设快马加鞭。坚持项目为王,持续打好“项目大会战”,深入开展重点节假日期间不停工等活动,抢抓项目施工“黄金期”,坚持一线工作法,推动159个八大行动重点项目、23个省大中型项目分别完成投资60.66亿元、52.07亿元,占年度计划投资的50.00%、116.16%。石城县创新智造产业建设、返迁安置房、G206石城小松至石子排公路改建、研学基地、儿童医疗保健中心等一批重大项目建成投入使用,闽粤通衢历史文化街区、森林温泉二期等重大文旅项目高效推进。

2.重大战略落实取得新成效。一是振兴发展稳步推进。充分发挥对口支援作用,协调推动司法部、省林业科学院等中央对口支援部委、省直单位出台年度计划,第五、第六批挂职干部有序衔接。推动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支持欠发达革命老区乡村振兴项目落地石城,实现省内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项目“A级”评审零突破,争取“红韵横江”项目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后续资金1570万元。通用机场建设项目获省发展改革委核准,国储林项目建设获2.1亿元银行授信支持。二是全面融湾步伐加快。举办石城县党政干部能力提升专题(深圳)培训班、县人大代表和人大干部履职能力提升(深圳)培训班,团县委与罗湖区团委签订交流合作框架协议,宝安区妇幼保健院与县妇幼保健院开启医联体合作共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石城砚)亮相第二十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石城县高田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鲤鱼”成功认证“圳品”,粤胜新材、安特气动、美满生活二期等湾区项目建成投产,深度融湾加速接轨。三是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不断提升。县人民医院胸痛中心、卒中中心分别通过国家级、省级复评,高标准启动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县创建,石城中学与南昌二中、莲塘一中开展战略帮扶,设立产业引导基金,新增高新技术外资企业1家,第一养老石城护理院正式开业,白莲集散交易中心全面建成投运,“六个区域性中心”建设加快。

3.“一号工程”建设提质提效。营商环境评价连续两年位列全省、全市前列,2023年跃升至全省第8位,获历年最好成绩(2020年、2022年分别列全省第11位、25位)。开展新一轮对标大湾区优化提升行动,实现581个高频事项“跨域通办”、1792个政务服务事项“全程网办”、37项“高效办成一件事”、69项增值服务一站集成。“枫桥式人民法庭”典型案例入选最高院新时代人民法庭建设案例。全面落实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政策措施,新增经营主体1590户,增长8.47%,为456家企业兑现惠企资金1424万元。二是数字经济动能提升,上云企业总数突破1100家,新增5G基站96个,新增数字经济核心企业4家,规上数字经济核心企业营收同比增长22.4%

4.协调重大事项上取得新成果。是致力办好民生实事。10件民生实事、11个提高民生品质行动项目分别完成全年计划%125%。新增“七个位”4596个。协调争取石城县托育中心中央预算内项目资金1987万元,完成县工人文化宫装饰装修等重点项目。是致力推动绿色发展。贯彻落实《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建立石城县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联席会议机制,积极申报超长期特别国债项目8个,其中获批资金项目5个,计划安排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3.9469亿元,2024年度已下达资金1.973亿元;深入推进生态综合补偿工作,成功承办全省首届生态综合补偿工作经验交流会,并在会上作经验交流发言(仅石城、婺源两县);全面实施碳达峰十一大行动,统筹推进能耗“双控”,今年以来指导3家企业完成节能验收,前三季度万元GDP能耗下降3.8%;生态文明示范经验全省推广,在《江西省生态文明》(双月刊)刊发经验文章3篇。

二、下一步打算

(一)编制重大规划。一是完成规划编制成立规划编制工作专班,面向社会开展建言献策活动充分征求挂职干部、“两代表一委员”、专家学者等层面意见建议,高质量编制县委规划建议、县规划纲要制定专项规划和区域规划目录清单,统筹推进全县专项规划编制工作。二是争取项目纳规争取景鹰瑞铁路等一批重大项目纳入国家、省、市规划盘子

(二)建设重大项目。坚持“项目为王”,扎实开展项目建设攻坚行动,不断扩大有效投资,激发发展后劲。“主动式”争项目。建立专业谋划、专班推进机制,紧盯国家重大战略、政策投向,确保谋划储备2025年中央预算内、超长期特别国债、专项债等项目70个以上;积极主动向上对接争取,力争更多项目列入国家、省、市盘子,更多扶持政策落地石城。“强链式”招项目。落实省制造业重点产业链现代化建设“1269”行动计划,围绕“1+4”特色产业链,持续开展招商引资攻坚行动;举办系列招商推介会等重大招商活动,着力引进补链、强链的旗舰型企业和头部企业,积蓄新的发展动能。“快进式”推项目。严格落实“八大行动”重点项目建设协调推进机制,按照“六个一”工作机制,以“快进”方式,推进石城通用机场建设项目、闽粤通衢历史文化街区、城市地下管网更新改造、城区污水管网提升改造等重大项目建设,更快更多形成有效投资。

(三)协调重大事项。一是优化营商环境。开展新一轮对标提升专项行动,落实国家、省支持民营经济发展政策措施,深化营商环境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抓好重点领域不当干预市场行为问题整治,确保营商环境稳居全省前列。二推进开发区改革创新深化人事薪酬制度、运营管理、招商引资、投融资等方面改革,争取开发区扩区调区获省政府批复。三是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牵头做好“两新”工作,争取更多项目获得资金支持。深化碳达峰“十一大行动”,加强能耗双控,确保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能耗强度下降13%的基础目标。推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探索“两山”转化新路径,做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后半篇文章。加快实施亚行贷款项目,争取我县子项目初步设计获批。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