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法定主动公开内容>决策公开>政策解读>部门和专家解读

【部门解读】《石城县2023年度重点民生实事安排方案》

访问量:

近日,石城县发改委结合我县实际制定了《石城县2023年度重点民生实事安排方案》,现解读如下。

一、制定背景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进一步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聚焦解决群众反映突出的“就业岗位、托幼园位、上学座位、求医床位、养老点位、停车车位、如厕厕位”等急难愁盼事项及文化体育、社会保障等重点民生领域,提高人民生活品质,全面建设幸福石城,结合我县实际,制定了《石城县2023年度重点民生实事安排方案》。

二、制定依据

《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2023年民生实事安排方案的通知》(赣府发〔2023〕5号)及2023年度政府工作报告。

三、文件起草过程

县发改委参照《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2023年民生实事安排方案的通知》文件,结合我县实际,起草了《石城县2023年度重点民生实事安排方案(征求意见稿)》,3月7日及3月14日分别以书面形式征求了各乡(镇)人民政府,县城市社区管委会,有关县直、驻县单位等意见建议2次,经修改完善形成了《石城县2023年度重点民生实事安排方案》。

四、主要内容

(一)增加就业岗位:年内,城镇新增就业1600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3200人。推动高校毕业生、农村转移劳动力、就业困难人员、残疾人等重点群体就业基本稳定,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

(二)增加上学座位年内,新增幼儿园位480个,创建市级示范园2所以上,市级示范园达14所以上,实现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96.7%以上,协同推进全县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发展;新增学位2880个,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8.85%以上,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93.7%以上。

(三)提升交通出行能力:推进G206石城小松至石子排段公路改建工程建设,提升对外出行能力;加快县城区支路及断头路建设项目、小琴至兴隆(睦富桥至岭脑段)公路改建工程、农村公路双车道改造工程等道路建设,全面提升城乡交通承载力。

(四)提升医疗救治能力水平:年内,每千人口医疗机构床位数达7.8张。推进县人民医院医疗康复大楼、县第三人民医院扩建项目建设。推动县疾控中心(应急指挥中心)、赣江源镇中心卫生院项目建成并投入使用,全面提升县级医院综合能力。在全县学校、火车站、市民服务中心、大型体育运动场(馆)或其他人流量大的公共场所配备自动体外除颤器(AED)4台,并对设备投放点的工作人员及社会公众开展应急救护培训。

(五)提高困难群众保障水平:提高低保对象等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标准,改善残疾人生活和照顾服务,关心关爱城乡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和留守儿童。

(六)提升文化体育供给:完成县工人文化宫建设,鼓励有条件的乡镇建设文化礼堂、乡村戏台、文化广场。年内,每万人拥有群众文化设施建筑面积达1230.1平方米。加快推进体育项目建设。年内,西城体育中心建成并投入使用,新增社会足球场地1个;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2.4平方米以上。

(七)提升居住条件水平:推进城市更新改造,消除城区及城中村“脏、乱、差”棚户区;加快推进温坊片区、仙源片区、兴隆片区棚改返迁安置房及岭脑迁建点、朱家围异地迁建点安置房建设;继续实施老旧小区改造提升项目,完成红星巷、润源、陈家排、森林水保家属楼等4个老旧小区改造,年内启动改造恒福花园、晟泰山庄、状元排等3个老旧小区,覆盖户数558户、改造房屋面积7.9万平方米。

(八)增加停车车位:在新建居住社区、城区商业办公区、公共交通场站、学校、医院、农贸市场、老城区人员密集生活区等地区,充分利用绿地地下、学校地下、城市边角等新建路外公共停车场。

(九)补齐生活生产基础设施:加快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应急备用水源地取水头部改造工程等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建成10kV及以下配电网建设改造工程等电网项目,稳步提升电力供应利用水平。完善殡葬服务设施,加快推动县城乡公益性墓地(骨灰堂)建设。

(十)增加如厕厕位:实施城乡公厕改造提升工程,加快推进乡村公厕、旅游公厕建设,在县城公共建筑、大型公园绿地、集贸市场等人流集中场所新建城镇公厕,其中新(改)建城市公厕4个、旅游公厕2个。

五、新旧政策差异

新增提高困难群众保障水平。涉及提高低保对象等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标准改善残疾人生活和照顾服务,关心关爱城乡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和留守儿童。

解读机关:石城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读人:黄成良项目推进中心主任

解读时间:2023年4月3日

咨询电话:0797-5793561

相关文章:
[文件有效]关于印发石城县2023年重点民生实事安排方案的通知
政策解读 政策解读

【部门解读】《石城县2023年度重点民生实事安排方案》

2023-04-11

近日,石城县发改委结合我县实际制定了《石城县2023年度重点民生实事安排方案》,现解读如下。

一、制定背景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进一步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聚焦解决群众反映突出的“就业岗位、托幼园位、上学座位、求医床位、养老点位、停车车位、如厕厕位”等急难愁盼事项及文化体育、社会保障等重点民生领域,提高人民生活品质,全面建设幸福石城,结合我县实际,制定了《石城县2023年度重点民生实事安排方案》。

二、制定依据

《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2023年民生实事安排方案的通知》(赣府发〔2023〕5号)及2023年度政府工作报告。

三、文件起草过程

县发改委参照《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2023年民生实事安排方案的通知》文件,结合我县实际,起草了《石城县2023年度重点民生实事安排方案(征求意见稿)》,3月7日及3月14日分别以书面形式征求了各乡(镇)人民政府,县城市社区管委会,有关县直、驻县单位等意见建议2次,经修改完善形成了《石城县2023年度重点民生实事安排方案》。

四、主要内容

(一)增加就业岗位:年内,城镇新增就业1600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3200人。推动高校毕业生、农村转移劳动力、就业困难人员、残疾人等重点群体就业基本稳定,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

(二)增加上学座位年内,新增幼儿园位480个,创建市级示范园2所以上,市级示范园达14所以上,实现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96.7%以上,协同推进全县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发展;新增学位2880个,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8.85%以上,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93.7%以上。

(三)提升交通出行能力:推进G206石城小松至石子排段公路改建工程建设,提升对外出行能力;加快县城区支路及断头路建设项目、小琴至兴隆(睦富桥至岭脑段)公路改建工程、农村公路双车道改造工程等道路建设,全面提升城乡交通承载力。

(四)提升医疗救治能力水平:年内,每千人口医疗机构床位数达7.8张。推进县人民医院医疗康复大楼、县第三人民医院扩建项目建设。推动县疾控中心(应急指挥中心)、赣江源镇中心卫生院项目建成并投入使用,全面提升县级医院综合能力。在全县学校、火车站、市民服务中心、大型体育运动场(馆)或其他人流量大的公共场所配备自动体外除颤器(AED)4台,并对设备投放点的工作人员及社会公众开展应急救护培训。

(五)提高困难群众保障水平:提高低保对象等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标准,改善残疾人生活和照顾服务,关心关爱城乡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和留守儿童。

(六)提升文化体育供给:完成县工人文化宫建设,鼓励有条件的乡镇建设文化礼堂、乡村戏台、文化广场。年内,每万人拥有群众文化设施建筑面积达1230.1平方米。加快推进体育项目建设。年内,西城体育中心建成并投入使用,新增社会足球场地1个;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2.4平方米以上。

(七)提升居住条件水平:推进城市更新改造,消除城区及城中村“脏、乱、差”棚户区;加快推进温坊片区、仙源片区、兴隆片区棚改返迁安置房及岭脑迁建点、朱家围异地迁建点安置房建设;继续实施老旧小区改造提升项目,完成红星巷、润源、陈家排、森林水保家属楼等4个老旧小区改造,年内启动改造恒福花园、晟泰山庄、状元排等3个老旧小区,覆盖户数558户、改造房屋面积7.9万平方米。

(八)增加停车车位:在新建居住社区、城区商业办公区、公共交通场站、学校、医院、农贸市场、老城区人员密集生活区等地区,充分利用绿地地下、学校地下、城市边角等新建路外公共停车场。

(九)补齐生活生产基础设施:加快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应急备用水源地取水头部改造工程等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建成10kV及以下配电网建设改造工程等电网项目,稳步提升电力供应利用水平。完善殡葬服务设施,加快推动县城乡公益性墓地(骨灰堂)建设。

(十)增加如厕厕位:实施城乡公厕改造提升工程,加快推进乡村公厕、旅游公厕建设,在县城公共建筑、大型公园绿地、集贸市场等人流集中场所新建城镇公厕,其中新(改)建城市公厕4个、旅游公厕2个。

五、新旧政策差异

新增提高困难群众保障水平。涉及提高低保对象等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标准改善残疾人生活和照顾服务,关心关爱城乡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和留守儿童。

解读机关:石城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读人:黄成良项目推进中心主任

解读时间:2023年4月3日

咨询电话:0797-5793561

石城县人民政府 版权所有